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主要有哪些措施

2024-05-03 03:36

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主要有哪些措施

2005年,银监会还实施分类考核,进行监管的差异。具体思路如下:不良贷款
 
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好地监测和评估的股权分置改革后,应特别注意的新的不良率贷款,看它是否能够达到国际较好银行水平,也应对新成立的具体分析和研究不良贷款。同时,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中心,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严格信贷管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相对较小,应特别关注集团客户,以及相关的贷款和风险管理情况。对于商业银行和信用社的差,历史包袱沉重等工作条件,应加强信贷资产管理,堵塞管理漏洞,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同时,切实按照相关的标准和准确的贷款分类,基地搞准不良贷款在不良贷款“双降”的标准,而固利,增加经费的要求,采取各种措施处置不良资产,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充实资本金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主要有哪些措施

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范的措施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怪圈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似乎形成这样一个怪圈:放权让利→内部
人控制→不良贷款巨额递增→加强监管→信贷紧缩→产生新的不良资产,即我
国政府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处于一种两难境地:既担心过度监
管会造成信贷紧缩,又担心权力过度下放会导致对内部人控制的失控,那么,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国信贷管理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呢?其原因之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主体虚置。现代企业理论要求所有人和债
 
1权人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和约束,而国有银行的所有权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代表行使的,银行的债权人主要是储蓄的居民,经营权掌握在银行经理手中,
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结果必然存在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责任不对等
等问题。银行经理在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的主观动机驱使下,为了自己或部门
利益可能违规经营,发放明知难以收回的贷款,而产生的呆帐最后由国家代表
的所有权人承担;其原因之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链中各主体的权力
和义务不对等。中央政府对于金融机构的管理一般是通过中间人(中间人主要
是中国人民银行和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各级主管部门)来进行。中
间人相对于上一级来说是代理人,相对于下一级或银行来说是委托人,这样就
形成了一条委托——代理链。但是,在这个委托代理链中,各个主体的权利和
义务是不对称的;其原因之三是独特的银行权力结构。国有银行的权力结构比
较特殊,表现在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政府对银行的人事任免拥有绝对的
权威,其债权人几乎没有发言的权力,且政府对经理人员的任免、奖惩标准不
仅仅取决于银行经济绩效,还包含政治和其它等主观因素,这必然使得银行经
理人员的行为目标效用函数偏离银行财富最大化的准则。此外,商业银行信贷管
理体制几个阶段的划分正好构成我国金融体制渐进式改革步骤“次优选择”的
集合,中国改革以来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以银行信贷扩
张和不良资产的积累为代价的,而从次优选择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的时点看,
信贷金融制度安排在时间表上确实存在着严重的错位,次优拐点选择把持不当。  
三、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错位 
1、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投资偏向。如果以工业总产值或不同经济类型的产值
为因变量Y ,以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金额做自变量X ,通过
i it
线性回归求出 1984 年-2004 年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弹性,结果表明国有工业产值
对信贷资金投入的弹性最小,仅为 0.757,小于集体企业、城乡个体及其他经济
类型对信贷资金投入的弹性,这说明国有银行强力扶植国有经济是以降低金融
系统的信贷资金效率为代价的,即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金融制度安排,存在
着明显的“所有制歧视”和“信贷偏向”,金融抑制现象长期伴随中国经济生活
的现实之中。 
2、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漏损。我国经济体制已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
 
2向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政府主要采取控制利率和信
贷配给手段对银行进行调控,不同所有制企业贷款利率和贷款规模不同,导致
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双轨制,并由此产生出一块租金市场,蕴藏着巨额信贷租金
成为金融机构寻租的源泉,吸引众多利益集团参与分享租金,导致我国商业银
行信贷市场资金的严重漏损。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每年巨额资金漏损严重又
伤害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其后果是经济效益好的私营个体企业得不到贷款,或
贷款成本过高,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则可以通过贿赂或政府保护容易获取商业
银行信贷资金,这显然是一种典型的逆向选择行为。 
3、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贷款问题突出。政策性贷款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增
大的重要途经,政策性贷款实施结果严重降低了我国金融系统的营运效率。 
4、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市场行为金融范式凸现。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存在“羊
群行为”、“非贝叶斯法则”、“过度反应”等行为金融学现象;比如中国四大国
有商业银行集中了银行业 80%左右的信贷资金,且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80%的贷
款发放给了只占经济总量约 40%的国有大企业,而更奇怪是非国有商业银行也将
贷款集中投向大企业,也就是说,国有大银行将贷款投向大企业的行为对非国
有中小型银行形成了群体压力,非国有中小型银行在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影
响下无法掌握足够的信息帮助自己做决策判断,就只好选择从众策略,将贷款
集中投向大企业,以致商业银行信贷市场资金配置羊群行为凸现。 
5、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规模经济而股份
制银行存在轻微的规模不经济;国有商业银行在其传统业务(存款、贷款)上具有
规模经济,在投资上具有规模不经济,股份制商业银行则相反;国有商业银行及
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存在总体范围经济;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和存款上的范围经
济大于在投资上的范围经济,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贷款上不具在范围经济,而在投
资和存款上具有显著的范围经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贷款和投
资组合上都不具有成本互补性,而在贷款和存款及存款和投资组合上都具有轻
微的成本互补性。 
四、防范与控制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加入 WTO 后,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信贷市场将会形成这样一个局
面:存款规模扩大、贷款利率降低、争夺存款资源的“价格战”异常激烈,银
 
3行业所获利润减少、社会总体利润增加,中资银行赢利能力弱、外资银行赢利
能力强。这既给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第一,建立竞争性的金融体系。我国经济已经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多层次发展的所有制经济结构;而金融体系基本上仍是以国有银行垄断为基础
的一元体系,难以适应经济成分多元化的市场经济要求。因此,要逐步放松银
行业市场准入的限制,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国有与非
国有地区性的金融机构,鼓励非国有产权主体的设立和发展,使金融市场上存
在独立的、规模合理的、相当数量的中小金融机构,形成多种层次、多种类型
的金融机构并存的竞争局面,从而建立起竞争性的金融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强
化信贷资金配置的市场性,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能力,促进金融市场有效竞争
的形成,而且还有利于促使信贷资金的供给能够满足我国非国有经济持续快速
增长的客观要求。 
第二,建立长期的、有效的激励制度。国有商业银行在实行制度变迁和内
部组织结构调整时,应积极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大银行的管理制度和管理
经验。比如,可采用股票期权方式激励银行高层管理者;设立限制性股权或通
过延期股票发行激励中层管理人员;鼓励普通员工投资入股,强化员工激励机
制,推行“货币福利”激励,从而加快推动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 
第三,提升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能力。我们应该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
央银行的监管方法和监管经验,运用“不对称原则”逐步开放金融市场,利用
“保障条款”和“例外条款”合理保护金融市场,使用“市场对等开放原则”
加快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支持和鼓励我国金融机构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
竞争,从而不断提高中资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妥善处理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国有银行机制转换是处理不良资产
的根本、加强监管是处理不良资产的保证、发展经济是处理不良资产的灵魂。
国有商业银行在现有产权体制下作为债权人的国有银行与作为债务人的国有企
业之间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借贷关系,从而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资产
的产生,故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首先要从产权体制改革入手,建立现代企业制
度的国有商业银行,其次构筑以“人民银行从严监管、金融机构自我控制、金融
 
4同业自律和强化社会监督”为框架的“四位一体”银行监管体系,最后通过发展
国民经济总量,稀释、控制不良资产的比例, 最终使银企之间走出困境,步入
正常发展轨道。 
第五,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产权不明晰的银企关系为不良贷款提
供了滋生的土壤。国有商业银行要摆脱目前经营困境,必须从产权结构改革入
手,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应认真吸取不彻底改制上市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
的经验教训,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一定要避免“一股独大”现象,在组建股份公司
时要吸收足够的民营企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参加,把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为真
正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公司,建成产权明晰的、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的多元
化股份制银行。 
第六,对商业银行管理决策者实行聘任制。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资
本重组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深层次改革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改革能否成功,在
一定程度上将取决于银行治理方式和高级管理人员任命方式的变革。因此,应
引入竞争机制,对高级管理人员应实行聘任制,聘任那些既具有丰富的经营银
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战略眼光、能把握产业动向及谋划好银行发展蓝
图的人才担任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者。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和抑
制因行政主管部门派遣管理者而导致管理层的权力超越股东和董事会的现象,
使 “内部人控制”现象长期困扰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难题得以妥善
解决, 也使非理性配置信贷资金的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范的措施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范的措施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怪圈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似乎形成这样一个怪圈:放权让利→内部人控制→不良贷款巨额递增→加强监管→信贷紧缩→产生新的不良资产,即我国政府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处于一种两难境地:既担心过度监管会造成信贷紧缩,又担心权力过度下放会导致对内部人控制的失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国信贷管理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呢?其原因之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主体虚置。现代企业理论要求所有人和债 1权人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和约束,而国有银行的所有权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代表行使的,银行的债权人主要是储蓄的居民,经营权掌握在银行经理手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结果必然存在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责任不对等等问题。银行经理在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的主观动机驱使下,为了自己或部门利益可能违规经营,发放明知难以收回的贷款,而产生的呆帐最后由国家代表的所有权人承担;其原因之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链中各主体的权力和义务不对等。中央政府对于金融机构的管理一般是通过中间人(中间人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和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各级主管部门)来进行。中间人相对于上一级来说是代理人,相对于下一级或银行来说是委托人,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委托——代理链。但是,在这个委托代理链中,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对称的;其原因之三是独特的银行权力结构。国有银行的权力结构比较特殊,表现在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政府对银行的人事任免拥有绝对的权威,其债权人几乎没有发言的权力,且政府对经理人员的任免、奖惩标准不仅仅取决于银行经济绩效,还包含政治和其它等主观因素,这必然使得银行经理人员的行为目标效用函数偏离银行财富最大化的准则。此外,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几个阶段的划分正好构成我国金融体制渐进式改革步骤“次优选择”的集合,中国改革以来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以银行信贷扩张和不良资产的积累为代价的,而从次优选择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的时点看,信贷金融制度安排在时间表上确实存在着严重的错位,次优拐点选择把持不当。 三、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错位 1、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投资偏向。如果以工业总产值或不同经济类型的产值为因变量Y ,以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金额做自变量X ,通过i it线性回归求出 1984 年-2004 年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弹性,结果表明国有工业产值对信贷资金投入的弹性最小,仅为 0.757,小于集体企业、城乡个体及其他经济类型对信贷资金投入的弹性,这说明国有银行强力扶植国有经济是以降低金融系统的信贷资金效率为代价的,即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金融制度安排,存在着明显的“所有制歧视”和“信贷偏向”,金融抑制现象长期伴随中国经济生活的现实之中。 2、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漏损。我国经济体制已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 2向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政府主要采取控制利率和信贷配给手段对银行进行调控,不同所有制企业贷款利率和贷款规模不同,导致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双轨制,并由此产生出一块租金市场,蕴藏着巨额信贷租金成为金融机构寻租的源泉,吸引众多利益集团参与分享租金,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资金的严重漏损。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每年巨额资金漏损严重又伤害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其后果是经济效益好的私营个体企业得不到贷款,或贷款成本过高,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则可以通过贿赂或政府保护容易获取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这显然是一种典型的逆向选择行为。 3、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贷款问题突出。政策性贷款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增大的重要途经,政策性贷款实施结果严重降低了我国金融系统的营运效率。 4、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市场行为金融范式凸现。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存在“羊群行为”、“非贝叶斯法则”、“过度反应”等行为金融学现象;比如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集中了银行业 80%左右的信贷资金,且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80%的贷款发放给了只占经济总量约 40%的国有大企业,而更奇怪是非国有商业银行也将贷款集中投向大企业,也就是说,国有大银行将贷款投向大企业的行为对非国有中小型银行形成了群体压力,非国有中小型银行在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下无法掌握足够的信息帮助自己做决策判断,就只好选择从众策略,将贷款集中投向大企业,以致商业银行信贷市场资金配置羊群行为凸现。 5、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规模经济而股份制银行存在轻微的规模不经济;国有商业银行在其传统业务(存款、贷款)上具有规模经济,在投资上具有规模不经济,股份制商业银行则相反;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存在总体范围经济;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和存款上的范围经济大于在投资上的范围经济,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贷款上不具在范围经济,而在投资和存款上具有显著的范围经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贷款和投资组合上都不具有成本互补性,而在贷款和存款及存款和投资组合上都具有轻微的成本互补性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范的措施

4.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范的措施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范的措施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怪圈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似乎形成这样一个怪圈:放权让利→内部人控制→不良贷款巨额递增→加强监管→信贷紧缩→产生新的不良资产,即我国政府在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处于一种两难境地:既担心过度监管会造成信贷紧缩,又担心权力过度下放会导致对内部人控制的失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国信贷管理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呢?其原因之一是国有商业银行产权主体虚置。现代企业理论要求所有人和债 1权人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和约束,而国有银行的所有权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代表行使的,银行的债权人主要是储蓄的居民,经营权掌握在银行经理手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结果必然存在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责任不对等等问题。银行经理在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的主观动机驱使下,为了自己或部门利益可能违规经营,发放明知难以收回的贷款,而产生的呆帐最后由国家代表的所有权人承担;其原因之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链中各主体的权力和义务不对等。中央政府对于金融机构的管理一般是通过中间人(中间人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和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各级主管部门)来进行。中间人相对于上一级来说是代理人,相对于下一级或银行来说是委托人,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委托——代理链。但是,在这个委托代理链中,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对称的;其原因之三是独特的银行权力结构。国有银行的权力结构比较特殊,表现在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政府对银行的人事任免拥有绝对的权威,其债权人几乎没有发言的权力,且政府对经理人员的任免、奖惩标准不仅仅取决于银行经济绩效,还包含政治和其它等主观因素,这必然使得银行经理人员的行为目标效用函数偏离银行财富最大化的准则。此外,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几个阶段的划分正好构成我国金融体制渐进式改革步骤“次优选择”的集合,中国改革以来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以银行信贷扩张和不良资产的积累为代价的,而从次优选择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的时点看,信贷金融制度安排在时间表上确实存在着严重的错位,次优拐点选择把持不当。 三、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错位 1、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投资偏向。如果以工业总产值或不同经济类型的产值为因变量Y ,以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金额做自变量X ,通过i it线性回归求出 1984 年-2004 年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弹性,结果表明国有工业产值对信贷资金投入的弹性最小,仅为 0.757,小于集体企业、城乡个体及其他经济类型对信贷资金投入的弹性,这说明国有银行强力扶植国有经济是以降低金融系统的信贷资金效率为代价的,即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金融制度安排,存在着明显的“所有制歧视”和“信贷偏向”,金融抑制现象长期伴随中国经济生活的现实之中。 2、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漏损。我国经济体制已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 2向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政府主要采取控制利率和信贷配给手段对银行进行调控,不同所有制企业贷款利率和贷款规模不同,导致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双轨制,并由此产生出一块租金市场,蕴藏着巨额信贷租金成为金融机构寻租的源泉,吸引众多利益集团参与分享租金,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资金的严重漏损。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每年巨额资金漏损严重又伤害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其后果是经济效益好的私营个体企业得不到贷款,或贷款成本过高,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则可以通过贿赂或政府保护容易获取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这显然是一种典型的逆向选择行为。 3、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贷款问题突出。政策性贷款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增大的重要途经,政策性贷款实施结果严重降低了我国金融系统的营运效率。 4、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市场行为金融范式凸现。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存在“羊群行为”、“非贝叶斯法则”、“过度反应”等行为金融学现象;比如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集中了银行业 80%左右的信贷资金,且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80%的贷款发放给了只占经济总量约 40%的国有大企业,而更奇怪是非国有商业银行也将贷款集中投向大企业,也就是说,国有大银行将贷款投向大企业的行为对非国有中小型银行形成了群体压力,非国有中小型银行在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下无法掌握足够的信息帮助自己做决策判断,就只好选择从众策略,将贷款集中投向大企业,以致商业银行信贷市场资金配置羊群行为凸现。 5、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规模经济而股份制银行存在轻微的规模不经济;国有商业银行在其传统业务(存款、贷款)上具有规模经济,在投资上具有规模不经济,股份制商业银行则相反;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存在总体范围经济;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和存款上的范围经济大于在投资上的范围经济,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贷款上不具在范围经济,而在投资和存款上具有显著的范围经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贷款和投资组合上都不具有成本互补性,而在贷款和存款及存款和投资组合上都具有轻微的成本互补性

5. 如何防范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

加强信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具体包括五个环节:
1、限额管理。
2、信贷审批。包括贷款定价、贷款发放环节。
3、贷后管理。贷款转让、贷款重组等。
4、经济资本计量与配置。
5、资产证券化与信用衍生产品。

如何防范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

6. 商业银行信贷补偿风险的主要措施?

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来自信用风险,其对风险的补偿措施主要是围绕信用风险来展开。
一是确定合理的约期和价格。一方面要制定贷款约期管理政策,保持长、中、短期贷款比例适当。约期的确定应充分考虑产品的具体特点、借款人预期现金流等因素;严格控制贷款约期调整,信贷约期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另一方面风险定价应以全面覆盖风险为前提,综合考虑经营成本、目标利润率、资金供求关系、市场利率水平和客户风险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信贷产品的价格。
二是应用信用风险缓释。信用风险缓释是指运用合格的抵质押品、净额结算、保证和信用衍生工具等方式转移或降低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缓释覆盖的范围原则上应包括借款本金、利息、复利、罚息、违约金、实现债权的费用和所有其他应付费用。
三是计提信贷资产的减值准备。
四是通过信贷组合管理来降低风险,这包括集中度风险管理、限额管理、组合管理等。
五是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7. 商业银行信贷补偿风险的主要措施?

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来自信用风险,其对风险的补偿措施主要是围绕信用风险来展开。
一是确定合理的约期和价格。一方面要制定贷款约期管理政策,保持长、中、短期贷款比例适当。约期的确定应充分考虑产品的具体特点、借款人预期现金流等因素;严格控制贷款约期调整,信贷约期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另一方面风险定价应以全面覆盖风险为前提,综合考虑经营成本、目标利润率、资金供求关系、市场利率水平和客户风险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信贷产品的价格。
二是应用信用风险缓释。信用风险缓释是指运用合格的抵质押品、净额结算、保证和信用衍生工具等方式转移或降低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缓释覆盖的范围原则上应包括借款本金、利息、复利、罚息、违约金、实现债权的费用和所有其他应付费用。
三是计提信贷资产的减值准备。
四是通过信贷组合管理来降低风险,这包括集中度风险管理、限额管理、组合管理等。
五是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商业银行信贷补偿风险的主要措施?

8. 在当前金融形势下,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新增加的信贷风险?

重构和优化信贷风险控制系统的基本理念是, 风险管理应当贯穿于整个贷款周期,在贷前调查、贷时审查、 贷后检查管理的全过程形成相应的风险防范理念和风险监控机制。  (一)、制定标准化的贷款“三查”系统。开发针对借款人的行业、 财务状况、经营行为以及管理方面的风险警示信号,制定贷前调查、 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标准。  (二)、建立直观科学的风险预警指征体系。 一是建立企业的承贷能力分析指标体系, 通过对企业最大限度所能承担负债的能力分析, 控制企业的贷款规模,可以有效抑制借款人投资膨胀欲望, 减少信贷资金被其直接或间接移位现象的发生,降低贷款风险度。 二是充分运用企业的现金流量指标,搞好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是加强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预测企业发展前景和趋势。 企业的盈利能力从长远看,是决定贷款安全性的根本。 四是加强贷款客户的综合贡献度测评分析, 根据客户依据其信用和贡献状况而作出的授信先后顺序及满足程度的 差异,对贷款客户评定授信等级,并据以进行贷款投放和管理决策。  评判客户授信等级由两个方面因素决定,一是客户信用等级; 二是客户对银行的贡献等级。从商业银行角度讲, 客户对贷款风险的影响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客户的财务风险; 二是客户的经营风险;三是客户的道德风险。因此, 用作商业银行贷款选择和决策的重要依据的客户信用等级, 在评判上应当综合考虑客户守信程度、客户财务风险程度、 客户经营风险程度三个层次因素, 最大限度地揭示出信贷客户的财务风险程度、 经营风险程度和道德风险程度, 并综合反映出信贷客户的贷款安全性态类别。 而信贷客户对商业银行的贡献等级,应当从信贷资源回报率、 经营成果依存度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和评判。 在现实经济金融生活中, 经营成果依存度较大而单位资源回报率不高的信贷客户屡见不鲜, 单位资源回报率较高而经营成果依存度不大的信贷客户也为数不少。 然而,商业银行为了实现风险可承受条件下的盈利最大化, 必须紧紧抓住经营成果依存度较大的客户, 并努力提升单位资源回报率。因此,我们考察、 分析和评判信贷客户的贡献度时, 既要重视信贷客户为商业银行的盈利额(营业收入额) 占该行盈利总额(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大小, 也要注重商业银行所取得的信贷客户营业收入(盈利) 与投入该信贷客户的信贷资源、成本资源之间的比率大些。 建构客户授信等级的综合评判方法的基本思路是: 对经过综合评价确定的客户信用等级、 客户对银行的贡献等级分别确定系数; 运用加权平均法对客户的授信等级进行定量综合评估; 根据定量综合评估结果和有关评判标准, 作出客户授信等级判断。  要将客户授信等级作为贷款经营决策的根本性的重要依据, 按照客户授信等级的好差序列,排出客户贷款的先后序列, 决定贷与不贷、先贷后贷、贷多贷少、期限长短、利率高低。 运用授信等级管理技术,可以克服盲目性, 提高组合管理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将有限的信贷资源在各个层面、 各类客户、各种产品之间进行优选配置, 对银行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进行总量控制。 依据对客户授信等级的动态监测, 对客户授信等级或有明显不利趋势的信贷资产及时采取措施, 通过调整信贷资产结构, 力求银行总体上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三是信贷员要在客户授信等级评判和识别的基础上, 要对客户财务风险对贷款风险的影响程度趋势进行分析, 并研究提出防范客户财务风险向贷款风险转移的对策与措施。  (三)、建立有效的审批流程策略。 风险识别主要受制于审查部门对每个风险资产关键潜在风险的预测、 监视、识别的能力, 因此现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必须建立一套合理标准的审批流程以 提高风险的识别。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部分信贷人员( 客户经理)的风险识别、测量的一般技能有限的实际情况, 控制贷款风险最可行的办法是建立一套标准化的贷款审批的流程体系 ,实现信贷审批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的硬控制。 这个标准化的审批流程由定量和定性两部分组成: 定量分析通过对客户财务资源的评估得出风险评分结果; 定性部分以银行内部最好的信贷员根据个人经验进行贷款风险决策的 方法为基础, 系统通过进一步研究信贷员的判断以及判断得出的过程, 归纳整理制定出可供其他信贷员效仿的确切定性标准。  (四)、实行“三权分立”的贷款审查组织构架。 加强风险的防范能力首先必须要按照内部控制的“不相容职务分离” 原则,建立“信贷制度制定权”、“贷款发放执行权”和“ 风险贷款处置权”三权分立的贷款审查组织构架, 建立相对独立的风险调查制约系统、风险审查制约系统、 风险审批制约系统和风险检查制约系统。 一是信贷委员会和信贷管理部行使“信贷制度制定权”,负责制定、 修改银行的各项信贷政策和信贷制度、 规范各项授信业务的标准和流程、 设计对客户信用风险的评估方法和审查模式、 界定银行系统内各级机构和人员的审批权限, 并负责对以上制度和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二是信贷业务市场部和信用审查部行使“贷款发放执行权”, 信贷业务部负责信贷业务的贷前调查和贷后检查跟踪管理, 信用审查部负责贷时审查并向有权审批人做出报告。 三是资产风险管理委员会和资产管理保全部门行使“ 风险贷款处置权”,负责对不良资产的清收管理。  (五)、优化风险管理岗位设置。 没有优良的人才配备和科学的激励机制, 再完美的管理框架也是无法运作的。从市场发展的要求来看, 商业银行的发展是在风险与机会中不断谋求平衡的过程。因此, 建议在风险管理体系内建立“风险经理制”,其职能宜确定为: 以效益为中心,以风险控制和防范为责任,在贷款审查、 检查和不良贷款的管理中将风险控制在更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