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某小学学生家长在微信群竞选家委会时比拼履历想到的

2024-05-06 10:21

1. 由上海某小学学生家长在微信群竞选家委会时比拼履历想到的

        一早在QQ群里看到在讨论这几张图,第一时间就转到自己儿子班级群里,大家立马就开始讨论开了。
  
         首先,大家立马挖出来浦外小来看看。
  
         浦外的小学部,浦外的全称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浦东分校。这个学校在上海属于一种很特殊的存在,以外语为特色,有初中、高中,高中的生源全部来自于自己本部初中,不接受中考生,只面对自己初中的直升考。
  
         他们学校的外语教材比上海市要难,上海市高考英语已经相当于大学英语四六级水平,他们学校更难。这个学校的孩子,有一半将来要出国,另一半,是为了直升学,高三会有一些保送到上外或其他优秀大学的外语专业的名额。
  
         所以这个学校的生源,要么是父母收入水平肯定不低的,要么是能把孩子教育的特别棒的。 
  
         在南京,这个学校也就相当于南外、树人这类存在了。
  
         这个社会,毕竟还是普通人多,这样的学校这样的现象并不能待产所有学校家长的普遍状态。
  
         倒是各位看官的反应很是有趣。
  
         有吐槽的,有甩段子的,而各位家长看过之后,更是心凉了半截,普遍表示被吓到了!直呼,你确定这是在竞选班委,而不是在竞选董事长嘛!
  
         许多家长纷纷表示,看了上面那些竞选家委会家乡的履历,自己只能选择默默退出了。还有的,竟直接准备去给孩子他爸报考博士了,甚至有些网友表示,看完后都不敢生孩子了。
  
         作为一位小学生家长,并且是“只能默默退出的的家长”,其实,咱是连“退出”资格都没有的。因为咱的孩子都没有进入这类学校的资格,所以在幼儿园阶段都没有去做过努力。
  
         拼履历咱是没机会的,但是,并不代表咱的孩子就没机会了。
  
         比如有一个网友这样说
  
         他小学通过自己的简历+选拔考试被世外小学录取,然后和大部分人直升世外中学不同,他再次通过投自己的简历+选拔考试被华育中学录取,然后又和大部分人“直升”不同,参加自主招生去了华师大二附中。
  
         其实他的经历跟我们夫妻俩自己多少是有些相似的。咱们的父母典型的农村人,当年对辅导资料的态度是,你能把老师教的学会就不错了,还买什么课外书呀。别说拼履历了,他们连履历是什么都不知道,成分,成分这个词他们是知道的。
  
         但我们依然能通过小升初、中考,高考,一步步走出来,虽然达不到他们那种履历程度,但是总归比父母那辈有所提升了。
  
         更重要的事,这是个看履历的社会,但是同时也给很多父母没有履历的孩子,留了很多的机会。
  
         可是为什么咱当年没有好履历的父母,没有课外辅导书,更没有辅导班,却可以在那一群人里小胜出来?
  
         能够驱动人进步的动力之一,恐惧。每到周末,必然被分配到一把劳动工具,干活去!每次有额外的开销,父亲,必然会带着我一起去找额外的收入。依然记得为了配眼镜,去市场卖农产品的经历,也依然记得,农历九月份,棉花丛里深重的露水,走过一行,必然湿透办身衣服。
  
         今天咱的孩子没有这样的恐惧。
  
         任他们去拼履历,咱只要在自己的基础上,把孩子再往前推上一大步。也许将来还是没有与他们拼履历的机会,但咱们终究是在进步的。
  
         说到这里,想到了《射雕英雄传》,郭靖可不就是普罗大众华丽丽的逆袭!
  
         郭靖的母亲个标准的家庭妇女,没有文化,没有地位,遭逢家庭巨变,但她不向命运屈服,也不枉自菲薄,培养了郭靖很多优点: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独立,不服输,认死理,讲信义,有责任心,有民族大义。
  
         郭靖,他是一个单亲的孩子,在他的生活中铁木真,哲别,江南七怪,马钰都充当了临时父亲的角色,而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脚踏实地。
  
         咱们不能给孩子漂亮的简历,那么就努力去做好爸爸妈妈!

由上海某小学学生家长在微信群竞选家委会时比拼履历想到的

2. 如何看待上海小学生家长在微信群竞选家委会时比拼履历?

这个事情可以从四个维度去看,第一个是我们这个社会本身对于权利的追捧,第二个可以从家长的角度去看,第三个我们从孩子的角度看,最后一个我们站在学校的立场来分析这个事情。当然就去个人而言,其实不赞成这种形式的竞选的。毕竟最后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共同的诉求都是想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教育,但是显然这种形式本身不会有特别好的教育效果,还会给孩子一个不好的榜样。首先我们这个社会官本位的思想还是挺重的。在大众的意识里,谁的资历背景更好,谁就应该掌握主要的资源,成为圈子的领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我们暂且不去深入的讨论。所以到了竞选孩子的家委会这件事情上也是如此。当然这种风气不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就目前来说,我们没有办法去杜绝。对于家长来说,都想成为这个圈子的核心,一方面手里有权利,可以更多的照顾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则是满足自己的权利欲望。所以当前我们的教育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人们普遍望子成龙,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家长就会想尽一切的办法来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甚至在上学之后,依然希望可以参与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上来。给自己的孩子争取更多的资源和福利。对孩子而言这里有一点攀比的因素在里面。看到自己的家长成为了一个小圈子的领袖。对他们而言,也可以成为同学之间相互吹捧的资源。这一点我认为是很不好的。尤其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有这种心态,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情。对所以我们需要深刻去反思这件事情。站在学校的立场来看的话。首先学校这么做的出发点是好的。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得到成长。同时也深知仅凭学校的努力,力量毕竟有限,所以希望在教育这些学生的过程中,可以让家长适当的参与,双方共同把孩子的教育最好。出发点固然好,但是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出了一点问题,变成了家长之间资源的比拼。我想这也不是学校所愿意看到的。
所以到了最后,我们还是希望学校和家长都能深刻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孩子的成长。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