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究历史

2024-05-21 01:35

1.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究历史

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位脊髓灰质炎病人莫过于富兰克林·罗斯福。1921年的夏天,他在一次游泳之后染上了脊髓灰质炎,最终造成了下肢瘫痪。1938年罗斯福建立了小儿麻痹症全国基金会,用于救治脊髓灰质炎患者,并促进疫苗的研制。在基金会的扶持下,Jonas Salk医生用了近9年的时间,于195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个成功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这是继天花疫苗、白喉疫苗和流感疫苗后,疫苗研究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这种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IPV),即把病毒杀死后制备成注射使用的疫苗。Jonas Salk也在自己、妻子和孩子身上进行了接种实验,结果他们体内出现了相应的抗体,并且没有患上脊髓灰质炎。这种疫苗保护儿童免受脊髓灰质炎侵害的有效率在80%到90%左右。随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这种疫苗成为了对脊髓灰质炎标准的预防手段。IPV疫苗效果很好,但还不是足够好,它还不能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在20世纪50年代,辛辛那提大学的Albert Sabin同样也在小儿麻痹症全国基金会的支持下进行疫苗的研究。与IPV不同,Albert Sabin把脊髓灰质炎病毒在猴子的肾脏细胞、Vero细胞及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中一代又一代的培养,直到筛选出致病力较弱的毒株。得到的疫苗称为口服(减毒)脊髓灰质炎疫苗(OPV)。这种疫苗取得了巨大成功,Albert Sabin的研究小组也因此获得了1965年诺贝尔医学奖。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功地研制了脊灰疫苗以后,脊髓灰质炎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全球的小儿麻痹症发病率逐年下降,人类已经看到根除这种疾病的机会。世界卫生组织消灭脊髓灰质炎项目负责人大卫·海曼表示:“在我们看来,在预定期限内消灭这一疾病是现实可行的。”然而,由于贫困和战争等诸多问题,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工作在一些地区经常受到干扰,甚至出现病毒死灰复燃的情况。2005年,全球范围内有6个国家存在脊灰野病毒的流行,其中与中国接壤的有3个。而且印度尼西亚、也门等一些已经消灭脊灰的国家相继发生了输入性脊灰野病毒传播,造成局部地区脊灰重新暴发流行。自2004年以来此类输入事件已在全球18个无脊灰国家重演。一旦条件适宜,脊灰野病毒仍可能卷土重来。2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宣布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区域,标志着中国已达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但周边国家仍然存在不少脊灰野毒株病例。中国局部地区由于免疫规划工作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我国继2004年贵州省发生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循环事件,2005年在安徽又发现VDPV。而三个存在野毒株的邻国对中国也构成输入性威胁,因此我国的维持无脊灰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目前中国的脊灰疫苗已列入儿童免疫程序,儿童免费接种。于195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个成功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这种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IPV),即把病毒杀死后制备成注射使用的疫苗。这种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IPV),即把病毒杀死后制备成注射使用的疫苗。1955年美国引入脊髓灰质炎(脊灰)灭活疫苗(IPV)并广泛应用,在20世纪50年代,口服脊灰疫苗(OPV)研制成功,与IPV不同,Albert Sabin把脊髓灰质炎病毒在猴子的肾脏细胞、Vero细胞及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中一代又一代的培养,直到筛选出致病力较弱的毒株。得到的疫苗称为口服(减毒)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目前广泛使用口服(减毒)脊髓灰质炎疫苗(OPV)。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究历史

2.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发展历程

 1936年时,纽约大学的研究助理莫里斯·布罗迪(Maurice Brodie)利用猴子的脊髓作为病毒生长环境,并以甲醛杀死病毒,以制成脊髓灰质炎疫苗。由于难以获得足量的病毒,使其尝试刚开始就受到阻碍。在测试疫苗时,布罗迪首先以自己和多位助手来作实验,接着再将疫苗接种于3000名儿童,其中多人出现了过敏反应,且没有出现免疫作用。费城的病理学家约翰·科勒默(John Kollmer)也在同年宣称研发出疫苗,不但同样没有使人免疫的能力,还造成了多名死亡案例。美国国家脊髓灰质炎免疫计划(National Polio Immunization Program)早期于佐治亚州哥伦布所进行的大型疫苗接种活动。到了1948年,由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所领导的波士顿儿童医院团队,在实验室的人体组织中成功培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恩德斯与同事托马斯·哈克尔·韦勒和弗雷德里克·查普曼·罗宾斯也因这项贡献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除此之外,同时期还有多项关键发现:包括病毒的3种血清型(serotype),也就是第一型(PV1,Mahoney)、第二型(PV2,MEF-1),与第三型(PV3,Saukett);还有人体麻痹前血液中会出现病毒的现象,以及γ-球蛋白型态抗体在抵抗病毒方面的效用。美国在1952年与1953年,分别增加了5万8000与3万5000个病例,高于先前每年约2万人的增加速度。当时在纽约莱德利实验室(Lederle Laboratories)的希拉里·柯普洛夫斯基(Hilary Koprowski)曾宣称在1950年成首先成功研发疫苗,不过直到沙克疫苗投入市场后5年,他的疫苗才正式脱离研究阶段。此外,沙宾疫苗研发时所用的减毒性病毒样本,也是由柯普洛夫斯基所提供,但他自己的疫苗因为部分会恢复致病性而失败。 第一种有效的疫苗,是匹兹堡大学的约纳斯·沙克在1952年研发完成,这种疫苗称为“去活化脊髓灰质炎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IPV),又称“沙克疫苗”,是利用3种血清型的致病性病毒株所研发。这些病毒首先培养于一种称为绿猴肾细胞(Vero cell)的猴子肾脏组织,之后再以福马林处理使其失去活性。注射沙克疫苗可使血液产生以免疫球蛋白G(IgG)为抗体的免疫作用,防止病毒血症(viremia)的发生,并保护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s),进而阻碍脊髓灰质炎的感染,也因此降低了产生延髓型脊髓灰质炎(bulbar polio)以及后脊髓灰质炎综合症(post-polio syndrome)的风险。不过由于此疫苗并无法保护肠道的黏膜内衬(mucosal lining),因此已接种沙克疫苗的人们仍可能持续散播疾病。1954年,疫苗于宾州匹兹堡的阿森纳小学(Arsenal Elementary School)与华生儿童之家(Watson Home for Children)展开试验。之后又在汤玛斯·弗朗西斯(Thomas Francis)的领导下,进行了一场称为弗朗西斯实测(Francis Field Trial)的大规模试验工作,一开始是在维吉尼亚州的麦克林(McLean)进行,对当地富兰克林·谢尔曼小学(Franklin Sherman Elementary School)的大约4000名儿童进行接种;最后在美国的44个州中,总共有大约180万名儿童受试。测试中约有440,000位儿童接受了一次以上的疫苗注射;另有210,000位儿童接受由培养基制成的安慰剂;对照组则是由120万名无接受疫苗的儿童构成,并研究观察他们是否受到脊髓灰质炎的感染。结果发表于1955年4月12日,这场测试显示沙克疫苗在对抗PV1方面有60%到70%的效果;而对抗PV2与PV3的效果则达到90%以上。沙克疫苗在1955年获得许可,儿童接种活动也在不久后开始。March of Dimes组织在美国推动大规模防疫计划,使美国到了1957年时,一年所增加的脊髓灰质炎病例减少到5600人。IPV疫苗在美国一直到1960年代仍广泛使用。强效型的IPV在1987年于美国通过许可,是目前美国所用的疫苗之一。 1963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宣传海报,图中的蜜蜂称“Wellbee”,用以鼓励大众接受口服沙宾疫苗。在沙克疫苗获得成功后数年,阿尔伯特·沙宾也研发出又称“沙宾疫苗”的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ral polio vaccine,OPV)。这种疫苗是利用减毒性活病毒所制成,原理在于使病毒处于低于一般体温的非人类细胞中,进而使病毒的基因组自然发生突变。减毒性的沙宾1号病毒株(Sabin 1 strain)与其带致病性的亲代(PV1血清型)之间,共有57个核苷酸的发生替换;2号病毒株有2个核甘酸替换,使其毒性减弱;3号则有10个替换参与毒性的减弱。主要的减毒性因素在于突变发生于3株病毒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使其中的茎环结构发生变化,减低病毒在宿主细胞中转译自身RNA模板的能力。沙宾疫苗中的减毒性病毒在肠道,也就是感染的主要部位中能有效地复制;不过在神经系统组织中则否。此外,沙宾疫苗在服用上较为简易,且免疫时间也较沙克疫苗为久。1961年,第一型与第二型病毒的单价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monovalent oral poliovirus vaccine,MOPV;单价疫苗是只针对其中一型病毒的疫苗)获得许可;隔年第三型MOPV的许可也获通过。到了1963年,三价口服OPV许可通过,并逐渐取代去活化病毒,成为多数国家主要使用的疫苗类型。在1961时,全美国的病例只剩下161例。

3. 脊灰疫苗的相关介绍

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是由于小孩的脊髓、脊神经受病毒感染后而引起的疾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部分小孩得病后可以自行痊愈,但多数小孩患病后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畸形,结果引起终身残疾,多为跛行甚至根本不能站立、行走。目前对这种疾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通过使用疫苗进行预防。脊髓灰质炎疫苗就是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Sabin 1961和1963,单价和三价口服脊灰疫苗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而另一种名为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IPV),是一种用死病毒制成的疫苗。

脊灰疫苗的相关介绍

4. 脊灰疫苗

「导读」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脊灰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带给你的宝宝健康。我国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  灭活脊灰疫苗  灭活脊灰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疫苗,英文是IPV(inactivatedpoliovirusvaccine),它是采用灭活病毒制成,注射后 *** 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由于灭活脊灰疫苗中的病毒完全失去毒力,完全没有感染性,所以它不但能有效预防脊髓灰质炎,更具有安全性好的优势,没有传统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可能造成疫苗相关 *** 危险,是现在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脊灰疫苗。
  灭活脊灰疫苗多少钱  灭活脊灰疫苗是一种进口的脊灰疫苗,通过注射的方式接种在体内,一针的价格在200元左右,由于它需要注射12针,因此总的价格会达到2000多元,还是比较贵的。
  灭活脊灰疫苗的价格这么贵与它是进口有关,由于我国没有国产的脊灰灭活疫苗,更谈不上大批量生产,因此像国外那种免费接种灭活脊灰疫苗现在还无法实现,但是我国的灭活脊灰疫苗也在加紧研发中了,相信以后也会与国际接轨,给国民免费接种灭活脊灰疫苗。
  脊灰疫苗糖丸怎么吃  脊灰疫苗糖丸是脊灰疫苗的一种,它是由国家提供的免费疫苗,也是预防小儿麻痹症十分有效的疫苗,由于是糖丸,所以在给小朋友服用起来比较方便,在宝宝第2、4、6月龄时各服一丸,1.5岁~2岁,4岁和7岁时再各服1丸,都是直接含服的,当然,较小的婴儿可能无法含服药丸,这时候妈妈们可以把糖丸碾碎,用冷开水调和给宝宝服下,记住不要用开水哦,会使药丸丧失药效的。
  脊灰疫苗是打针还是吃糖丸  在犹豫脊灰疫苗到底是打针还是吃糖丸之前,我们需要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两种方式的脊灰疫苗。国内吃的糖丸是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英文简写为OPV,它是一种活病毒,但是减毒株,也就是说失去了致病性,口服后在人体肠道定植,使人体产生免疫力,但是由于它是活疫苗,因此有可能在人体肠道定植后再获得毒力基因,反而造成小儿麻痹,不过这种情况的概率是极低的。
   
  我们所说的打针就是进口的注射疫苗,它是灭活脊灰疫苗,英文简写为IPV,它是灭活疫苗,也就是说病毒处于死亡状态,需要注射到体内产生抗体,理论上不会产生疫苗衍生毒株而使疫苗接种者患脊灰疾病,所以相比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有更高的安全性,但是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可以产生肠道免疫,对脊灰的预防效果要比灭活脊灰疫苗好一些,因此到底选择哪一种,还是要大家自己决定,反正糖丸是免费的,而注射疫苗一针就要将近200块,打完全程12针需要2000多块钱,大家可以根据家庭情况选择。
  脊灰疫苗五联  脊灰疫苗五联是指含有五个活的、灭活的生物体或者提纯的抗原,可以预防多种疾病,主要是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等5种疾病,称为脊灰疫苗五联,2011年5月作为首个儿童五联疫苗在国内上市。预防以上这些疾病的疫苗原本需要接种12针,但是有了这个脊灰疫苗五联之后,只需要4针就能预防5种疾病,因此很受欢迎。
  脊灰疫苗五联更便于保存、运输和使用,而且减少了患者接种时的痛苦。五联疫苗也绝对不是简单的组合疫苗,而是经过科学研究的独立疫苗,安全性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脊灰疫苗是糖丸吗  严格意义上来说,脊灰疫苗不只有糖丸,还有脊灰灭活疫苗疫苗,因此不能说脊灰疫苗是糖丸。
  糖丸是脊灰减毒活疫苗的一种,是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灰疫苗,使用历史悠久且范围很广。这种疫苗一直是我国预防脊髓灰质炎唯一使用的疫苗。因此被很多人认为糖丸就是脊灰疫苗。
  在我国引进进口脊灰疫苗之前,脊灰疫苗就只有糖丸和脊灰减毒活疫苗液体制剂,都是口服。但是在这之后,脊灰疫苗就多了两种,脊灰灭活疫苗和五联疫苗。
  糖丸在预防脊髓灰质炎上起到的作用很大,在我国属一类疫苗,制作成本低,且质量容易控制,对于健康的宝宝来说是完全不会有任何影响。如果是有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较差的宝宝,不推荐使用糖丸。
   

5. 脊灰疫苗的影响因素

3次服苗后,保护率可达90%以上。血清中3型抗体阳性率可达95%以上。同时抗体可阻止野病毒在肠道生存。腹泻、冷链保存情况均为影响疫苗效果的因素。

脊灰疫苗的影响因素

6. 脊灰疫苗的介绍

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灰质前角的灰、白质部分,对灰质造成永久损害,使这些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好发于婴幼儿,故又称小儿麻痹症。本病可防难治,一旦引起肢体麻痹易成为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7. 脊灰疫苗

这种情况是可以补服的,不会失效。如果按正常时间服吃,遇到感冒发热或其它疾病时是不能吃用的,就是吃后也会引起失效。疫苗是一种活菌,服后要半小时内不吃热的食物,可压散吃用。你可以在孩子身体正常的情况下让孩子吃用。 

病情分析: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严重的会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据介绍,此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对象为所有0~3岁(47月龄)儿童,即2006年2月1日至现场接种期间出生的儿童(包括新生儿)。根据方案,凡适龄儿童,无论其以往免疫接种史如何,无论其居住地与出生地在何地,一律口服两次脊灰疫苗(0-1岁儿童使用口服液体疫苗,2-3岁使用口服糖丸疫苗)。
  疾控专家介绍说,杭州市每隔三年左右都会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主要针对疫苗漏服以及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导致无效的情况,防止“漏网之鱼”。
  专家提醒,有免疫缺陷症者或对牛乳制品过敏者不宜接受接种。另外,处于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或在发热或急性疾病,腹泻(一日大便多于4次),尤其是传染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活动期的,应该推迟接种。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应在停止哺乳半小时后进行。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要用冷开水送服,以免影响疫苗效果。有个别接种后1至2天内出现腹泻、低烧的,只要温度不高于39度,都属正常。 
指导意见: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严重的会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据介绍,此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对象为所有0~3岁(47月龄)儿童,即2006年2月1日至现场接种期间出生的儿童(包括新生儿)。根据方案,凡适龄儿童,无论其以往免疫接种史如何,无论其居住地与出生地在何地,一律口服两次脊灰疫苗(0-1岁儿童使用口服液体疫苗,2-3岁使用口服糖丸疫苗)。
  疾控专家介绍说,杭州市每隔三年左右都会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主要针对疫苗漏服以及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导致无效的情况,防止“漏网之鱼”。
  专家提醒,有免疫缺陷症者或对牛乳制品过敏者不宜接受接种。另外,处于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或在发热或急性疾病,腹泻(一日大便多于4次),尤其是传染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活动期的,应该推迟接种。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应在停止哺乳半小时后进行。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要用冷开水送服,以免影响疫苗效果。有个别接种后1至2天内出现腹泻、低烧的,只要温度不高于39度,都属正常。 

病情分析:
脊灰减毒活疫苗【接种部位】口服。【剂量】糖丸剂型1粒,液体剂型2滴【反应】只有极少数婴幼儿服用脊灰疫苗后发生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自愈。【禁忌】有免疫缺陷症禁服;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禁服。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丸型疫苗,可服液体疫苗。【注意事项】本疫苗只供口服;本品系活疫苗,切勿加在热开水或热的食物内服用;偶尔超剂量多剂次服苗对人体无害。
指导意见:
不是特别多的情况下不会有问题的,因为现在的疫苗只是针对病毒本身产生免疫,对身体无害! 

病情分析:
当然会有影响,这个是按时种的,差了一次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指导意见:
    建议:以经这样了,那只有在5月分,六月分,分别吃一次,这样就行了。这样做的目地就是为了重新种过,这样才会有效。 

病情分析:
你好,三个月没有连续吃,会影响免疫效果的。
指导意见:
你好,三个月没有连续吃,对效果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建议继续服用,多喝母乳,可增强免疫。

脊灰疫苗

8. 脊灰疫苗的区别

1、脊灰疫苗相关病例(VAPP):在使用脊灰活疫苗的国家,在儿童服用OPV后或接触服苗儿童后可以发生疫苗相关脊灰病例。脊灰减毒活疫苗是减毒活疫苗,加上受种者个体差异和免疫功能缺陷等原因,儿童在服用后有可能发生疫苗相关麻痹病例,但其发生率极低。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服用250万剂-1000万剂脊灰减毒活疫苗,可能发生1例疫苗相关病例,且主要发生在首次服苗的儿童中。2、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例(VDPV):该病毒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的差异介于1% ~15%之间,称为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多被发现于脊灰野病毒传播被阻断的国家。使用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抵御脊灰野病毒,就不能阻止自然界中疫苗衍生病毒株的存在。所幸的是,VDPV株只能威胁未服用脊灰疫苗免疫的个体。3、脊灰疫苗重组株病例(VRPV):脊灰疫苗重组株(VRPV)是指服用OPV后,不同型别的疫苗株病毒在服苗者体内发生的毒株间重组。多发生在疫苗接种率低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