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产业发展状况如何?

2024-05-11 01:25

1. 大豆产业发展状况如何?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是世界大豆的最大生产国。60~80年代,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产量相继超过我国。1996年我国由大豆出口国变成进口国,2003年进口量首次超过国产大豆的总量,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

大豆产业发展状况如何?

2. 时至今日,我国的大豆产业应该如何发展才能做大做强?

各部门、组织机构及关联公司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看法大体是一致的。农业产业链是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是联结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消费等环节的有机兴办农产品加龙头企业,才能延伸产业链。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是数量不多;二是标准化不高;


三是规模性不大。主要是缺少流资,品牌少,销路不广。各级政府应支持农产品龙头产业兴旺要求。要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大量引入新思维、大胆尝试新做法,制定完善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一批规模大、产品新、竞争力强的企业。对龙头企业厂房建产业兴旺要求。要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大量引入新思维、大胆尝试新做法,制定完善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一批规模大、产品新、竞争力强的企业。


农产品加工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比如种殖业,如果你在大山深处,种殖的产品规模小,首先申请专利并对产品包装,要有自己独特的品质。组织合作社通过各种渠道建立网上广告销售。关于“农业全产业链”的概念,目前尚未有较为权威的界定。综合各家之言,虽然学者们阐述的角度不同,但对农业全产业链涉及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包括农业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与网络公司媒体三农企业挂钩联盟,再与物流公司合作,这样信息传播快销售也快。经过加工的产品利润也高,这就是附加值。间全面调查全县每个村的每个潜在项目,挖掘和激发村民的潜能,全部免费上APP,比如进入这个村后,直接联系村委,了解村里哪些人在搞养殖,哪些在搞种植。

3. 大豆产量低是什么原因?如何才能提高大豆的产量?

大豆是一种主要的粮油兼用作物,也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精饲料。大豆非常耐瘠薄,耐干旱,又喜肥喜水,还是一种培肥地力的广适性作物。大豆亩产量低是不争的事实,大都在400–500斤,200–300斤的也不在少数。要想实现大豆的高产,必须要做到"七宜"和"六不宜"。



宜为哪般?不宜又为哪何?
一,七宜
第一宜,地宜肥
大豆能较耐贫瘠的土壤,又有根瘤,所以有很多人会认为大豆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事实证明,大豆要想高产,就必须选择有好的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结构适宜,土壤质地为壤土,具有良好的保肥保水能力的中性土壤播种。
如果土壤肥力不足,可以通过多施有机肥,如腐熟好的鸡粪,猪粪,牛粪等,来提高土壤肥力。
第二宜,宜轮作
大豆最好不要重茬种植,重茬的大豆容易出现茎干枯,易感染病害,从而降低产量,影响品质。俗话说得好,"豆田年年调,豆子年年好"。
实践证实,一般情况下,重茬大豆要比正茬大豆减产20%—30%,高的能达到50%。土壤肥力越高,减产幅度越小,否则减产幅度越大,特别是干旱低肥的地块减产更为严重。
大豆重茬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病虫草害加重,养分单一消耗,根系分泌的有毒物质的毒害作用。如大豆可以小麦,小麦,大豆轮作,或小麦,大豆,谷子轮作,或小麦,大豆,谷子,玉米四茬轮作等,最好是2–4年轮作一次。



第三宜,水肥宜足
很多人认为大豆生长不需要太多的肥水,但这是很大的错误。大豆除苗期需要适当控水蹲苗,促根深扎,以培育壮苗外,从开花到鼓粒都需要充足的肥水,以促进开花,结荚,鼓粒,实现粒多,粒大,粒重。俗话说"旱收芝麻涝收豆",在大豆的开花结荚和鼓粒的时间段,可分别追施复合肥,鼓粒期后,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钼酸铵,硼肥,氨基酸类叶面肥2–3次,间隔10天左右,以保证养分的供应,促进鼓粒,增产。同时,在开花到鼓粒期,遇到干旱时要及时浇水。
第四宜,宜起垄栽培
大豆起垄栽培,增加了土层深度,有利于根系的深扎,可实现分层施肥,有利于产量的提高。起垄宽度因人而异,有喜欢一垄播双行的,有喜欢一垄播三行的。垄高一般在10厘米左右,宽度在60–90厘米。
起垄播种大豆具有防寒,增温,储水,防涝,抗旱,保墒,提高肥效,节省用种等优点,增产效果明显。
第五宜,种子宜拌种
大豆用根瘤菌拌种是一项具有明显增产效果的技术,用菌剂,在避光条件下均匀拌种,拌种后不可再混用杀菌剂,阴干后35小时内播种。
你也可以采用微肥拌种,如钼酸铵,因为大豆对钼肥特敏感,可用钼酸铵,将钼酸铵溶于水中,均匀喷洒在大豆种子上,阴干后就可播种。
第六宜,大豆宜早播
大豆的品种很多,各地的播种期也不尽相同,但都应该在适宜的播期内力争早播,这是取得高产的关键。



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夏大豆要早播的文章,大家都很赞成。其实不管夏大豆还是春大豆,适期早播是取得高产的主要措施之一。要遵循旱地早播,涝地晚播,只要不受晚霜冻害为度,充分利用无霜期内的有效积温,适时早播,缩短播期,才有可能获得高产。
第七宜,苗宜匀
大豆不同的品种适宜播种的密度不同,根据品种的特点,土壤肥力,生产条件等确定播种密度。俗话说得好,"豆密一把草,无苗收不了"。
如早熟品种,独秆型品种,叶形狭长的品种,株形都比较紧凑,繁茂性差,适宜密植,反之则稀植。
在土壤较贫瘠的条件下,大豆的生长量小,稀植不利于保墒封垄,不能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产量低。土壤肥沃,播种密度大时,个体生长过于旺盛,群体内光照不足,徒长易倒伏,落花落荚重,产量不高,因此肥地宜稀,薄地宜密。
肥水条件好,个体生育茂盛的,应稀一点,反之则密。化学除草剂使用次数多的地块应适当增加密度。
以上就是大豆要高产,我们必须要做到的七宜。下面我们再来啦六不宜。所谓"六不宜",就是在大豆生产中要注意的六点。
二,六不宜
第一不宜,播种不宜深
俗话说,"蚕豆宜深,大豆宜浅","豆苗要整齐,种子在地皮"。这些凝结劳动人民智慧的农谚,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大豆的播种方式以条播和穴播为主,有等行,宽窄行,窄行密植,等距播种,精量点播耧播等,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播种方法,但力求达到播种深度一致,大约在3–5厘米,2–3指深即可。
第二不宜,不宜大水灌
大豆的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厘米的土层中,且属好氧根系,施肥或中耕后浇水,但不宜大水漫灌,防止土壤板结构,根系窒息腐烂而亡。因此,在大豆的需水临界期一一花荚期,宜小水漫灌,保持土壤湿润即可,雨季及时排水,防止积水,以防花荚脱落,影响产量。
第三不宜,药物促长不宜重
大豆用钼酸铵拌种时,用量不宜过多,防止苗期徒长。初花期用促生剂不可过量,如初花期用膨大素,盛花期喷施亚硫酸氢钠,三碘苯甲酸等。
大豆初花期到盛花期,叶面喷施膨大素,亚硫酸氢钠,苯甲酸的目的就是,促根系发达,增加根瘤菌数,提高结荚率,防止落花落荚。



第四不宜,除草剂用量不宜多
俗话说,"黄豆要长好,拔净窝里草","大豆锄三遍,豆荚结成串"。杂草对大豆的产量影响很大,中耕除草可疏松土壤,促根蹲苗,防徒长和过早封垄。但现如今几乎都是用除草剂来灭草,但一定要注意用量问题。
如苗前封闭用药乙草胺,超量使用会造成幼叶皱缩,生长期喷施的精喹禾灵,盖草能等。
第五不宜,化控不宜过早
大豆因肥水过量时,会出现"脚高",容易倒伏,影响产量,所以要用多效唑等控旺剂抑制一下,但用药时间要适宜,最佳用药期为始花期,也就是刚刚开花时,用1多效唑可矮化植株,缩短茎节,增加茎秆的粗度,防止倒伏和落花落荚,提高产量。
第六不宜,收获不宜晚
大豆茎秆呈棕黄色,当有少量叶片还没有落净时是人工收获的最佳时机,当叶片全部落净时,籽粒已归圆,此为机械收获的最佳时机。当大豆种植面积过大,虽然豆叶还没有完全落净,但此时豆粒已经变黄,开始归圆,这时是分段收获的最佳时期,但涝年或涝区不宜采用。
但在大豆的收获时间上,大都存在着收获偏晚的问题,造成杂荚多,丢粒多,对产量影响很大。



大豆产量低,最主要的是没有做好以上几项工作。以上这几项管理措施,虽然看起来比较麻烦,但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可做到。大豆生长前期,因根系生长的原因,仅可吸收土壤10厘米左右内的肥水,20厘米以下的肥水利用的很少,到结荚期,随着根系的深扎,10厘米以内的肥料又很少再利用了,所以在施肥时要注意分层施肥,既要施基肥,又要施种肥,还要追施花荚肥,结荚肥,一定要注意肥水管理,增加产量。

大豆产量低是什么原因?如何才能提高大豆的产量?

4. 大豆的产量是如何形成的

大豆产量是通过两个生理过程所形成的,一是光合作用;二 是吸收作用。一般光合作用的积累量占干物质总量的90%以上,而靠根系从土壤中的吸收量不到10%。尽管光合作用的积累远远 大于根系的吸收作用,但这两个生理过程对于大豆产量的形成是 同等重要的。1。 大豆的光合作用所谓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 能,将其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同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强弱一般以光合速率作为指标。1光合速率光合速率是指植物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 所同化的0_2量称为光合速率或光合强度,单位是微摩尔/米2 ?分或毫克co2/分米2 ?小时。大豆是典型的C3植物,其光合速率相对较低。不同品种之 间,在光合速率上也有较大的差别。同一品种的不同发育时期也 对光合速率有一定的影响,以结荚期光合速率最高。就一个单叶而言,从小叶展开后,随着叶面积扩大,光合速率增大,叶面积 达到最大以后1周内,同化能力达到最大值;以后又逐渐下降。在一天之中,早晨和傍晚光合速率低,中午最高,并持续几个小时。多数研究结果证明,在作物叶片的光合产物和作物产量之间 不存在稳定的和恒定的相关性。不过,相对而言,大豆生育后期 结荚鼓粒期的光合速率高,子粒产量也高。同一株大豆的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合速率存在差异。一般是上 层叶片的光合速率高于下层叶片。Johnston等研究了两个不同品种的冠层底部、中部和顶部叶片的光合速率。其结果是,底部和 中部的光合速率分别为顶部的13%和16%。当各层叶都暴露在全 光照之下时,底部和中部的叶片的光合速率分别比遮阴叶片高28%和50%。不同层次的叶片在光合速率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 与叶龄有关。在同一测定时间内,下层叶属于老龄叶,中层叶属 于壮龄叶,上层叶则属于幼龄叶。叶龄不同,叶绿素含量、比叶重、气孔阻力、叶肉阻力、光合作用酶活性等性状也各不相同, 势必影响光合速率。除了植物内在因素影响光合速率外,外境环 境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叶片的光合速率,这些因素包括光照、温度、肥料、水分、二氧化碳浓度、风速等。光照是光合作用的 必要因素,光照强度高,光合速率也高,反之亦然。温度对大豆 叶片光合速率有很大影响,大豆叶片光合速率最适温度为25°C?30°C,高于或低于这一温度,光合速率均会有所下降。当大豆叶片水势在一8?一4巴时,光合速率较高,当叶片水势降到一12 巴以下起,光合速率急剧下降,在一22巴以下,光合速率几乎保 持同一低水平上。光合速率也会随着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风速的减少而有所提高。2光呼吸光呼吸是指绿色组织在照光后引起的吸氧和释 放二氧化碳的过程,需要消耗有机碳和能量。因此,由于这一维持大豆植株正常发育的生理过程的存在,大豆群体的光合作用总 产量并未全部用于大豆生物产量的形成,由光合作用固定下来的 二氧化碳有25%?50%被光呼吸作用所消耗。大豆各器官的呼吸强度因生育期而不同,前期旺盛,中期迅速下降,后期变化不 大。尽管有这种趋势,各器官的呼吸量还是随着干物重的增加而 增加。各器官之间呼吸强度也有差别,叶的呼吸强度最高,其次为根和荚,以茎最低。大豆的光呼吸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光、温度、氧气、二 氧化碳等。光呼吸只有在照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呼吸的产物 也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因此在强光条件下光呼吸增加。大豆在20°C?40°C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光下释 放二氧化碳量增加,净光合强度减少。在2%?100%氧气浓度范 围内,光呼吸随着氧气浓度增加而增加,氧气浓度在2%以下时,则光呼吸受抑制。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光呼吸减弱,净光合强度 升高。当二氧化碳浓^|1低到一定程度时,光下的呼吸强度和光合 强度相等,净光合强度为零,这时的二氧化碳浓度为二氧化碳补偿点,低于此二氧化碳浓度时,叶片在光下只放二氧化碳。此 外,光呼吸还受一些化学药剂的影响。因此,喷施二氧化碳气 肥,或用化学药剂等方法也可控制光呼吸,从而提高大豆的光合效率及产量。

5. 为什么我国对大豆的需求这么多

亲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为什么我国对大豆的需求这么多解答如下;亲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奶,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首先,用来压榨豆油。资料显示,我国87%以上的进口大豆都用于压榨豆油,食用的豆油大多都是进口大豆压榨出来的。其次,从大豆中将油脂提取后,剩下的是豆粕。豆粕主要用于加工成饲料,比如猪饲料、鸡饲料。最后,豆制品也在进口大豆消费量中占了一定的比例。真正的原因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等等,大豆虽然也种,但是产量就是无法提高,投入成本又高,久而久之农民伯伯都不乐意种,种了回本都难。鉴于这种情况,为了满足国民需求,唯一办法就是进口。【摘要】
为什么我国对大豆的需求这么多【提问】
亲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为什么我国对大豆的需求这么多解答如下;亲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奶,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首先,用来压榨豆油。资料显示,我国87%以上的进口大豆都用于压榨豆油,食用的豆油大多都是进口大豆压榨出来的。其次,从大豆中将油脂提取后,剩下的是豆粕。豆粕主要用于加工成饲料,比如猪饲料、鸡饲料。最后,豆制品也在进口大豆消费量中占了一定的比例。真正的原因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等等,大豆虽然也种,但是产量就是无法提高,投入成本又高,久而久之农民伯伯都不乐意种,种了回本都难。鉴于这种情况,为了满足国民需求,唯一办法就是进口。【回答】
亲 01、我国大豆产量低,无法满足国民需要,只能选择外购。02、很多美味食物都是大豆做成的。大豆可以加工,比如豆油、豆浆、豆腐、豆奶、豆腐皮......就不要说豆浆天天喝03、大豆满足不了,肉蛋奶就会涨价04  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加上饭桌上对豆的需求量大,很多美食也的原材料也是大豆。虽然国内的大豆产量也不低,但是供不应求,所以需要从国外进口。【回答】

为什么我国对大豆的需求这么多

6. 到底是什么因素冲击了我国的大豆种植业?

通过从我国历年的大豆总产数据看,基本上都维持在1100-1500万吨之间的范围。不过在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大豆种植资源就开始赶不上老百姓的消耗了。这也和我国自从实施改革开放之后,国内经济水平逐渐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也逐渐提高,导致对于蛋白及肉制品的消耗越来越多的因素有关。我国一直是大豆的消费大国,消费量居世界第一位。1995 年以前我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1995年,国家调整大豆进出口政策,增加进口,减少出口,我国首次成为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国。

冲击我国大豆种植业的主要因素有以下方面。
第一,随着城镇化发展,耕地面积在缩减,耕地资源不足。这些“摧毁”了我国的大豆种植业。我国国土面积虽然大,但可供耕地的面积却比较小,多是山地和丘陵,人均种植面积少,而且种植种类多样,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缩减,只能依赖进口解决。

第二,农民种植大豆相对收益较低。随着农民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收入渠道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农业产业作为口粮农业。不再是生活资料的唯一来源。进口大豆基本上都是转基因大豆,单产高,我们国内的非转基因大豆单产相对较低,不具有价格优势。所以农民种植大豆的收入水平并不能比种植其他农作物收入高。
第三,农民大规模种植大豆将无法保证其他粮食作物的需求。我国消费者主要以小麦、水稻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用18亿亩耕地保障15亿人口的粮食生产,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又导致部分耕地非农转化,耕地资源更是紧张。如果农民大规模种植大豆来满足国内大都需求的话,可以稍微计算。2017年我国进口大豆9000万吨左右,如果全国国内农民种植的话,需要占用接近6亿亩耕地资源,这样一来,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将无法保障,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7. 我国一年消耗那么多进口大豆,为何不大力发展种植大豆?

我国每年进口的大豆高达9000万吨。然而,大家之所以不选择大量种植大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种植大豆很麻烦,其次是因为大豆的产量非常低。

一、种植大豆特别麻烦我国大豆缺口那么大,大家之所以一直以来都不发展种植大豆,并不是因为农民不喜欢种植大豆主要是因为种植大豆需多人工。因为种植大豆需要花很多的人工成本,而且大豆也不是一个产量特别高的植物,所以大家都不愿意种植大豆。最重要的是大豆的秸秆跟玉米的秸秆一样,在收割之后,要经过人工的一番处理才能够变废为宝。特别是在南方地区,一旦遇上台风天,这些大豆的秸秆很容易会被大风吹倒。一旦大风吹倒之后,整个大豆的收割都是特别麻烦的,而且人们能够真正收到的大豆也会特别少,毕竟整个大豆被吹倒在田地里了。

二、大豆的产量低我国大豆这么缺,然而人们之所以不发展种植大豆,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是大豆在我国境内种植的时候它的产量是非常低的。根据相关的统计,我们可以知道很多农民种植大豆每年每亩产量才二百四十斤。这样的产量是很多,农民都没有办法接受的。因为相同的土地,如果我们种植玉米或者其他的豆类,我们能够收到的,产量大约是一千多斤。在产量方面,大豆永远比不上玉米的产量。大豆的产量不多,尽管它的价格再高,大豆总收入也比不上玉米或者其他的豆类收入。收入不高,人们自然而然就不想种植大豆,反而想种植一些收益更高的豆类。

三、总结总的来说,人们之所以不选择发展种植大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豆的产量不高,而且大豆真正处理起来特别麻烦。

我国一年消耗那么多进口大豆,为何不大力发展种植大豆?

8. 我国一年消耗那么多进口大豆,为何农民不大力发展种植大豆?

农民不大力发展种植大豆,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种植成本比较高
可能小伙伴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非常喜欢吃一些豆类食物,而且豆类食物的做法也有很多。因此我们国家对于大豆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但是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大部分大豆资源都是进口的。
之所以很多的农民朋友们不选择种植大豆,跟它的种植成本是有关系的。因为在种植大豆的过程当中,需要的工序有很多,在种植的过程当中也是比较麻烦的。种植成本一旦比较高的情况下,农民朋友的收益可能就会减少,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不太愿意种植大豆。

二、产量达不到需求
那除了大豆的种植成本比较高以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产量达不到大家的需求。农民伯伯们在种植大豆的过程当中肯定是要卖钱的,但是收成不太好的情况下,肯定会影响他们的收益。
一旦大家发现大豆的收益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也不会有人再选择种植大豆。因此大家会发现很多的农民伯伯们,可能会选择种植水稻或者是一些其他类型的农作物。

总结:大豆在种植的过程当中,需要消耗的人力以及物力也有很多。有一些大豆在生长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的杂草或者是害虫。那这个时候,除草以及除虫需要花费很多的资金。对于农民伯伯们来说,这个过程是十分繁琐的,而且也需要他们花费很多的金钱。所以大家会发现很多人都不太愿意种植大豆,因此国家才会选择从各个地方进口大豆。而大豆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作用也有很多,不管是榨油还是做其他的用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