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经济学读书笔记

2024-05-19 23:49

1. 求经济学读书笔记

经济学读书笔记
  
    现代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发展到当代的产物。我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有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增进对西方国家的了解和研究,加强同西方国家的交往,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在西方,经济学是基础学科,不了解西方经济学,就难以看懂西方经济国家的经济报刊文章,也无从把握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因为西方的经济学著作和报刊文章都是按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写成的,西方经济政策的制订也是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的。同时,在目前的国际经济机构中,西方经济学也是通用的经济语言和工具。具备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是参加国际经济机构的必备条件。现在,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必须了解、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及理论依据,知道他们的经济运行机理,懂得他们的经济组织和管理方法,研究他们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和机构。真正做到知已知彼,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
  
 其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它的运行机理和发展规律如何,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有新的理论来解释、回答和阐述。而西方经济学则可以为我们提供参与和借鉴。虽然西方经济学从本质来说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西方经济学有具有实用性特征,它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主要是为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服务的。可以这样说,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是关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比如说,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价格理论、成本和收益理论、市场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理论、货币理论、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实际上都是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它可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再次,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吸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份的基础上,在同形形色色的庸俗经济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资本论》问世一百多年来,一直遭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责难和攻击。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些重要人物也总是拿他们的各种理论来对抗和抵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们要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必须了解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知已知彼,百战不贻(修改:殆)。同时,经济在发展,时代在前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要不断向前发展。在新的形式下,面对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有在合理地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果中才能不断发展。

求经济学读书笔记

2. 《经济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我们如何用经济学家的眼光理解个人选择和市场经济?
  
 说到经济学,许多人觉得经济学枯燥、乏味、抽象、难学,会觉得只有那些需要为国民生计操心的经济学家才需要学习经济学。但其实经济学并不是一门高高在上的学科,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
  
 实际上,经济学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选择的科学”,为什么这么称呼呢?因为小到个体,大到国家,我们所能拥有的资源是稀缺的,但我们的欲望却是无限的。比如,贫穷的国家会纠结,是把有限的财政收入投资到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教育方面。富有的国家也会为把收入用在国防还是社会福利方面而发愁;再比如,当穷人为一日三餐担心时,富人正在考虑是打桥牌还是打高尔夫球。这些都是稀缺性不同的表现形式。只有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在面对类似的问题时,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那么我们该如何用好稀缺的资源,去满足相对无限的欲望呢?今天我们要介绍的《经济学是什么》这本书,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经济学实例与枯燥的经济学知识融会贯通,帮助我们认识经济学现象的本质,从而做出更加理智的选择。
  
 这本书的作者是梁小民,他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北京商学院。由于他的书通俗易懂,就算只有小学文化的普通老百姓也能看得懂,因此被誉为“大众经济学家”。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吧。我将从两部分为大家讲解:第一部分是我们如何用经济学思维做好个人选择?第二部分是我们如何用经济学思维理解市场经济?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内容:我们如何用经济学思维做好个人选择?
  
 我们在做个人选择的时候,经常会涉及到一个概念:机会成本。什么是机会成本呢?就是说我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不得不放弃另外一样东西,这就是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我们认定某个决策就要放弃另一个决策,得到了点什么就不得不放弃点什么。这就像中国古话说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所以,只有当我们理解了“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在面对二选一的情况时,才不会头脑发热,做出错误的选择。举一个例子,小王原来是某机关的一个处长,年薪2.4万。在下海热潮中他也辞职下海经商,一年下来赚了5万元。因此,小王觉得自己下海是对的。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经济学家是如何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小王下海的。
  
 我们先来看小王下海赚到5万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首先,他放弃了当处长每年的年薪2.4万元。其次,一个处长的收入绝不仅仅是工资,还有许多隐性收入,比如公费医疗、以成本价购买住房、带薪年假、年底还可以分些年货等等,这些隐形收入加起来每年约2万元左右。此外,小王下海花了10万元储蓄,如果这部分储蓄用来投资,假定利率为每年5%,这样算的话,小王又放弃了5000元的利息收入。最后,小王当处长时,工作量并不大,晚上还可以舞文弄墨,给报刊写点小文章,一年下来亦可有1万元收入。而下海后,他需要四处奔波,劳心劳力,这份闲情没有了,当然这份收入也失去了。
  
 这样算下来,小王下海得到了5万元,但却放弃了当处长能够得到的4种收入,共计5.9万元。虽然小王认为自己下海很值得,但如果我们像经济学家一样考虑到机会成本,我们就知道下海其实是亏了。所以,只有当我们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我们才能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更好地分析各种现实经济问题。
  
 我们再来看第二部分内容:我们如何用经济学思维理解市场经济?
  
 我们要理解市场经济,就必须要了解价格如何调节经济。学过高中政治的朋友应该知道,价格是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当某种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时,生产者为了把东西卖出去会竞相降价;当某种商品的供给小于需求时,消费者为了得到东西会竞相提价;当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既不会降价又不会提价。
  
 别看价格的形成看起来很简单,要知道正是因为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市场经济才能协调运转。那么,如果人为的决定价格,会发生什么结果呢?我们用一个例子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些政府规定医院的专家门诊最高价格是14元,超过这一价格就属于违法行为。那么,这种价格会引起什么后果呢?
  
 由于专家门诊的价格低,于是无论是大病还是小病,人人都想看专家门诊。但同样由于专家门诊价格低,所以专家看病的积极性并不高。这样一来,很少有专家愿意开放专家门诊,但却有很多人想看专家门诊,这就出现了供小于求的情况。在供给不足,而价格又不能上涨的情况下,会出现三种现象:
  
 第一种现象是出现配给制。通俗地讲,就是由医院决定谁能看专家门诊。这时,掌管挂号的人就有可能出现受贿现象,谁送礼就把号给谁。
  
 第二种现象是出现排队制。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挂号,每天有限的号挂完为止。这时,病人为了能看到专家门诊就要提前排队。然而人们把本来能用于从事生产活动的时间,用于不生产任何产品或付出劳务的排队,实实在在是一种资源浪费。
  
 第三种现象是出现黑市。所谓的黑市,就是出现了一批以倒号为业的号贩子,他们把每个号卖到100元甚至更高。尽管公安部门屡次打击号贩子,但由于丰厚的利润,号贩子屡禁不止。医院曾经为了对付号贩子,实行了实名制看病,也就是用身份证挂号就医。但这种方法仍然没解决问题,号贩子由卖号变成了卖排队。可见,只要存在价格上限,短缺就无法消除,号贩子决不会消失。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其实正确的做法是放开价格。随着专家门诊的价格上升,人们对专家门诊的需求反而会减少,人们会更加倾向于小毛小病不找专家,只有遇到大病、疑难病症时才找专家。同时,愿意放开门诊的专家也会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增加。这样,在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协调下,最终实现供求相等。这时,号贩子无利可图,自然也就消失了。
  
 有些朋友担心放开专家门诊的价格,会导致许多低收入者看不起病的情况。虽然这样的出发点无可厚非,但在供小于求、号贩子横行的情况下,低收入者也未必看得上专家门诊。因此要解决专家门诊的供求矛盾,从根本上铲除号贩子,还是要放开价格,而这正是医疗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只有当我们理解了价格机制,我们才能很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本质。
  
 讲到这里,本书的内容就已经基本结束了。我们再来从头梳理一下今天分享的要点。
  
 首先,我们讲了如何用好“机会成本”,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我们讲了如何理解价格机制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当然,经济学博大精深。在个人选择上、市场经济的改革上、企业的运行管理和宏观政策的制定上,我们都能用得上经济学。总之,经济学是一门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科学,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经济学的根本原因。

3. 什么是发展 读 发展经济学 有感

??第二个时代是从一战后的和平,到二战的硝烟散尽。这是最激动人心,然而也是最残酷的一个时代。文明兴起,随后遭受打击。艺术繁荣,随后遭到毁灭。经济繁荣,又大萧条,刚复苏,又被战争打击。学者们被迫流亡,不论科学家还是艺术家,概不例外。可也是这个时代的苦难,给了后人无数工作力量。??后面两个时代与前面相比,是那么平淡和乏味。但是消灭了世界大战,这仍然可以给我们伟大社会的幻想: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基因、晶体管、登月计划,无一不是这个时代最辉煌的成就。可是另一些暗潮在默默涌动,黑人民权运动,中国的文革,经济增长的极限,最终汇合成不大不小的冲击。??七十年代中期以后,整个世界似乎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过去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但似乎拖着拖着,自然就好转起来。石油危机过去了,很多国家的专制统治也有了改善,刻板的结构主义思想被解构了,电脑和互联网也产生了,这世界一日千里,变化之快让人眩目。时代的脚步变得轻快,飞速地向21世纪迈进。直到911事件发生,我们才彻底清醒过来,20世纪已经结束了。

什么是发展 读 发展经济学 有感

4. 《经济学中的数学》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为导论(第1-5章),主要介绍一元微积分及其应用。
第二部分(第6-11章)介绍线性代数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包括线性方程组及其解法、矩阵代数、行列式等内容。
第三部分(第12-15章)介绍多元微分并重点应用于比较静态分析。
第四部分(第16-22章)主要是最优化方面的内容,包括无约束最优化和约束最优化等问题。
第五部分(第23-25章)介绍特征值与动态学,引入差分方程解决动态经济学的有关问题。
第六部分(第26-28章)介绍高等线性代数。
第七部分(第29-30章)的高等数学分析是对前面经济学数学方法的进一步深化。
第八部分重点介绍数学本身的方法论问题。

5.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1、在马歇尔的书中提到了非常有趣的一种现象,就是在传统社会中,邻里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但是对于陌生人大家是冷漠的,但是随着经济和生产能力的发展,人口的流动性增大,财富向大中城市聚集,生活成本的分摊,邻里关系减弱,陌生人信任度增大,因此,在传统社会做一些不利事件的成本较大,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做不利事件的成本减小。最近看到了一个评论留学生江歌案的文章,说在社交媒体之前的陌生人社会,犯错的成本是极低的,但是随着最近的网络的发展,犯错的成本是增加了大。在我看来,随着目前社交媒体的发展,对于之前的邻里社会,犯小错误的成本是降低了的,因为社交网络是中心化的,并非所有的事情都会被社交网络捕获,比如今年在社交网络上火起来的跟普通人犯错有关的例子,也就翟欣欣和刘鑫,马蓉因为自带名人流量因素被关注。但是犯大错误的成本是增加了的,即被社交媒体捕获到的错误成本是及其昂贵的,因为在传统邻里社会中,大不了远走他乡,但是,互联网时代的病毒式传播打破了这种成为陌生人的机会。
  
 2、马歇尔在讨论国债的时候提到,国债是国家向民众借钱,如果是别国拥有国债,则是向别国民众借钱。
  
 3、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6. 《第一本经济学》读书笔记

选择这本书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俞军老师的推介书单中,而且另外的地方有人也说这本书不错。
  
 经济学我之前也零碎读过几个大部头的著作,像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对比起来我觉得这本书生动很多,书中的好几个例子让我对经济学的理解从“是什么”迅速上升到“为什么”。下面我就从这几个例子的感悟中完成这次读书笔记的交付。
  
 鲁滨逊·克鲁索是以丹尼尔·迪福的著名小说中一个遭遇海难的船员命名的。作者为什么选他当讲故事的主角呢?因为在分析由亿万个人的相互协作构成的经济体系之前,应该先从一个人的情况开始分析,并确定我们理解了是什么在影响这个人的行动。
  
 克鲁索独自一人漂到热带小岛,迅速意识到他必须要在艰难的情况下想办法活下来。在岛上有一些天然的食物,如椰子可以直接填饱肚子,经济学家把这种物品称为 “消费品” 。另外有一些物品,比如棍子,虽然不能直接吃,但是可以帮助克鲁索更好的摘到椰子,经济学家把这种物品称为 “生产品或者生产要素” 
  
 在生产品的范畴里可以继续细分,比如土地上的椰子树、小溪里的水,这类大自然赋予的 “生产品”被称为“自然资源”。 
  
 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独一无二的生产品,是克鲁索自己的劳动力。当克鲁索用劳动来满足间接的目的时,他是在从事 劳动生产 ,另一方面,如果他运用自己的双手、大脑来获得直接的满足,经济学家称之为 休闲。 
  
 克鲁索为了丰富自己的食物种类,花费劳动力用藤条编织渔网,再用渔网来捕鱼。渔网这种由至少一件自然资源组和劳动力结合产出的物品,经济学家称之为 “资本品” 
  
 假设克鲁索每天要喝8个椰子才能维持基本生计,他通过艰难的努力,终于让自己在每天白天8小时时的时间可以从树上摘10个椰子。4天过去,克鲁索就有(10-8)*5=8个椰子结余,经济学家称之为 “储蓄”。 有了这8个椰子的储蓄,克鲁索就可以休息一天不用出门采集椰子。
  
 克鲁索发现岛上有一些树枝和藤条可以制作成结实的长杆子,但是因为每天需要采集椰子维持生计,没有时间去采集树枝、藤条这些原料。于是克鲁索有个一个计划:在连续工作8天后,克鲁索有了16个椰子的储蓄,他花费一天的时间上山收集原料,而不是去采摘椰子。第二天,克鲁索把收集的树枝用藤条绑在一起制成了长杆子,也没有去采集椰子。
  
 克鲁索用两天时间获得了一种新的资本品--长杆子。有个这根杆子,克鲁索只需要花费1个小时就能从树上敲下来5个椰子,大大提高了 劳动生产率。 从此以后,克鲁索每天只需要工作2小时就可以维持基本的生计,他有了更多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
  
 克鲁索这个通过消耗储蓄和资源去获得更好的“资本品”,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行为,经济学家称之为 “投资”。 
  
 还有一种坏情况,克鲁索花费2天并没有找到足够的树枝和藤条用以制作长杆子,或者长杆子不够结实根本无法敲下树上的椰子,那么克鲁索可能就会因为椰子不足而饿死。这种情况称为 “投资风险”。 
  
 克鲁索在荒岛上是只有1个人与自然资源。在真实的市场环节中不单有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作者引入了一个新的场景:农民进城去想把穿破的鞋修好,并买件新衬衫。他带了几十个鸡蛋,希望用作交换。
  
 可怜的农民,他不仅要找到一个具备修鞋技能的鞋匠,而且那个鞋匠当天必须想要鸡蛋。同样,农民要想获得一件新衬衫,不仅必须找到一个拥有自己喜欢样式衬衫的人,而且这人得愿意(用合适的价格)交换农民手中的鸡蛋。
  
 如果你认为我们的农民麻烦已经很大了,别急,还有更糟糕的呢!万一那家伙是制造公共马车的怎么办?他带着制造好的马车来到市场上,希望能用这样一件珍贵的商品来交换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服务。可是,如果世界只限于直接交换,他就不太可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交易伙伴,这个人不仅拥有他想要的肉类、鸡蛋、衬衫、牛奶、弹药等全部商品,而且还要正好在“市场”上寻找公共马车。天哪,这怎么可能找得到嘛!
  
 实际上,在局限于 直接交换 的世界里,根本不会有马车生产者,甚至可能连修鞋匠也不会有。人们将无法专门从事于一些行业,因为这样做太冒险了。例如,教师可以教孩子们算术和语文,家长们则提供牛奶、面包和灯油等作为交换。但是,如果不巧刚好有一年,没有哪个适龄儿童的爸爸是屠夫,那么教师就得整整吃一年素!
  
  换一种“间接交换”思路我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间接交换 是指交易的双方中,至少有一方换回的商品不是为了直接使用,而是打算日后换点别的东西。回想一下,农民来到镇上,拎着几十个鸡蛋,寻找修鞋匠和一件新衬衫。假设镇上唯一的鞋匠告诉他:“对不起,我现在不需要鸡蛋。”在限于直接交换的情景下,故事结束。
  
 然而,引入间接交换后,农民可以问:“那么,你要我拿什么交换才肯修鞋呢?”假设皮匠回答说:“如果你能至少给我弄来6磅黄油或4块长面包,或1斤腊肉,我就愿意修你的鞋子,这些才是我现在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农民现在在镇上走动走动,寻找有谁想要鸡蛋,并愿意提供黄油、长面包或腊肉。他发现一个屠夫有多余的腊肉出让,只可惜该屠夫(与补鞋匠一样)当天不想再要鸡蛋了。屠夫提到他很想要一些鱼。没过几分钟,农民遇见一个渔夫,他刚捕了一大网鱼回来,筋疲力尽,难道不渴望一个超大的煎蛋饼吗?
                                          
 图7.1 间接交换的优势
  
 我们假设农民能够找到一个想要鸡蛋并愿意提供腊肉的屠夫。如表7.1所示,只要(1)鞋匠修农民的鞋子;(2)农民把鸡蛋给屠夫;(3)屠夫把腊肉给鞋匠,3个人全部都会更快乐。因为他们都能从排名第二的位置移到第1的位置。
  
  在允许自由交易的情况下,所有人的状况都得到改善。 
  
 我们已经看到了直接交换的好处和间接交换的更大优势。然而,即使人们开始在交换中接受中间品,然后再次交换最终想要的东西,这个过程仍然非常麻烦。
  
 让我们重温一下故事,农民寻找鸡蛋的买主,来换取足够的腊肉,付给鞋匠并修好鞋子。在上面的版本里,我们简单地假设,一旦农民遇到渔夫,麻烦就结束了。
  
 然而,在现实中,农民有可能找到一个更好的交易。如果渔夫愿意用3条鱼交换6个鸡蛋,而屠夫愿意用1磅腊肉换3条鱼,那么农民就会意识到:“这样的话,最终只要付出6个鸡蛋就能修好我的鞋。”
  
 如果这是唯一的选择,农民会觉得很划算。但如果镇子相当大,商人和手艺人众多,怎么办?假设农民找到一位面包师,他愿意用4根长面包交换5个鸡蛋。那么,我们的农民会发现,“好啊,现在,我只要付出5个鸡蛋就能修好鞋”。注意:比起用鸡蛋交换鱼的路线,现在这条贸易路线要便宜1个鸡蛋。
  
 恐怕你早已被这些复杂的细节弄糊涂了。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将开始追踪各种商品间的交换率,以确定一笔交易是否“划算”。如此一来,我们看到,间接交换既带来了好处,又产生了麻烦:好处是,它使得人人受益的复杂财产重组成为可能,但麻烦是,当人们决定是否交易及如何交易时,仅仅考虑自己的直接偏好是不够的。在挣扎着交出财产之前,他们首先要问:“如果我拿给另一个买家,能换多少东西?”
  
 交易者为了发现他们想买的东西的最终价格,常常需要往前分析两三个、甚至更多步骤,这使得上述问题变得尤其困难。我们在农民的故事里,仅仅多引入一个商人的报价,就可以看到事情变得多么复杂。从理论上讲,为了确保农民能以(用鸡蛋计算)尽可能低的价格来交换鞋匠的修鞋服务。他得调查全镇,写下每个人愿意购买和出售的各类商品;然后,需要找一个数学高手,来帮助解决这个复杂的问题,数学家会向农民展示(可能很长的)交易链。通过这条交易链,我们的农民可以付出尽可能少的鸡蛋,最终获得6磅黄油,或4根长面包,或1磅腊肉(这些是鞋匠之前坚持的条件)。
  
 当然,在现实世界中,我们不用在每次交易前进行如此复杂的头脑锻炼。相反,我们使用货币,并将它正式定义为“被广泛接受的交换媒介”。简单地说,货币能与任何商品进行交换。人们不再需要以物易物了,他们首先出售自己的产品来获得货币,然后用这些货币去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
  
 当一个社会使用货币交易时,仍旧保留了间接交换的全部优点,但缺点却大大减少。人们再也不需要跟踪不同人心中几十上百种商品间的价格比率,在货币的帮助下,他们只需要找到那些感兴趣的商品,并记录以货币标示的最高和最低价格。
  
  货币可以极大的提高间接交易的效率。 
  
 有了自由交易的市场和货币,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了,那怎么才能让市场上的可供交易的商品更多更丰富,同时又更物美价廉呢?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大商场的服装店里,雇佣帮工约翰和老板娘玛西娅各自执行任务所耗费的时间如下图。
  
 
  
                                          
 正如数字表明的,最好玛西娅自己既做销售又在营业结束前整理店铺,准备第二天早上开门。
  
 由于不管是销售还是整理,玛西娅都占据绝对优势;可能你会首先想到,最有效的方法是她自己轮流做这两个任务,而不用雇用约翰。但是,这并不正确。通过雇用约翰并让他专门倒垃圾、拖地板等,玛西娅可以集中精力在销售这一比较优势上。换句话说,因为把必要的整理工作委托给约翰,玛西娅可以让客户停留在店里逛更长时间,从而带来更多销售。
  
 如果玛西娅的生意运营在货币经济中,那么她将很容易计算出究竟是聘请帮工约翰合算,还是应该早点结束营业,以便亲手收拾整理。假设一次典型的客户购买将让玛西娅净赚20美元。也就是说,玛西娅专心帮助客户,能够平均每15分钟进账20美元。如果玛西娅为了提前30分钟收拾整理,而不得不提早把客户赶出去。平均下来,她每天要损失40美元潜在的生意收入。
  
 对玛西娅来说,聘用为商场里各家店铺搞卫生的约翰合不合算?这要取决于约翰怎么收费。只要他的收费低于40美元,那么在每天营业结束时,把打扫店铺这项简单的任务委托给约翰是合算的。约翰是个没什么特长的小伙子,他很乐意每小时赚15美元。这些假设的数字表明,玛西娅和约翰之间的交易有很大的收益:对于玛西娅,出到40美元让别人整理店铺是值得的,而约翰则很乐意干每小时收入15美元以上的工作。只要价格在这一范围内,玛西娅和约翰都会认为这一安排颇具吸引力。
  
 为了面面俱到,注意一下玛西娅也可以聘请约翰来帮助销售,或者约翰辞掉清洁工进入服装零售业。但显然这些都是无稽之谈,因为约翰做销售比玛西娅差太多了,居然要两小时(120分钟)才做成一笔销售。这意味着如果约翰想要复制玛西娅的业务,自己也专心卖衣服,那么每两个小时盈利20美元,相当于每小时才赚10美元。约翰干清洁可比这挣得多。
  
 上例说明了比较优势原理:虽然玛西娅在整理店铺和销售上都更具优势,但与约翰的合作仍将使她收益。玛西娅在这两个任务上都有绝对优势,但只在销售一项上具有比较优势;另外一方面,约翰没有任何绝对优势,但在清洁工作上有比较优势)。
  
  即使有的人技术能力超越其他所有人,专业化和贸易仍将使得人人收益。 
  
 第一个故事非常直观的告诉我如果处理工作和休息的关系,想要 生活越来越好 , 储蓄 与稳健的 投资 必不可少。
  
 第二个故事是很浅显的让我了解交易的本质:由于人与物品(服务)之间存在 偏好 ,通过 交易 物品(服务)可以使得市场的 整体满意度提高 。
  
 第三个故事是一个讲分工合作的底层逻辑: 比较优势 。对于个人和组织发展都颇具指导意义。

7. 《经济学通识》读书笔记

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是每个人的愿景,但人类会受到“东西不够、生命有限、相互依赖、需要协调”四方面的限制,影响我们的衣食住行,因此我们需要去了解市场经济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塑造市场经济价值观。
  
 《经济学通识》的作者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薛兆丰,他从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系毕业后一直从事经济学的研究,他的经济学文章贴近生活,简单却很深刻。他曾说“改造世界,非经济学所长;但改造世界观,却是经济学的强项”。当你听完了这本书,一定会改变你对世界的现有认知,学会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生活变得大不一样。
  
 生活总喜欢给我们出难题:
  
 在城市里,上下班的高峰期道路拥堵严重,开车耗时又耗力,平时几十分钟的路程,变得漫长煎熬;
  
 夏天是用电的高峰季,却也是停电的高峰季,停电后空调就是个摆设,人们只能强忍着酷暑炎热;
  
 每年过年回家是个情怀,人人都赶着春运出行,抢一票难求的回乡火车票,抢到的人欣喜若狂,抢不到的人甚至会冒着风险找违法的“黄牛”高价购买。
  
 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你一定遇到过,但是如何解释又如何解决生活中的这些问题呢?经济学会给你答案。
  
 经济学并不高冷,它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我们却甚少了解它。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经济学的世界,从约束人类生活的四个维度“东西不够、生命有限、相互依赖、需要协调”出发,学习经济学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第一个维度:东西不够。
  
 要清楚为什么东西不够,我们就需要知道,什么是公共物品,什么是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就是这个物品被一个人使用的同时不会影响其他人使用,比如说电视广播、知识、国防;而私人物品顾名思义,就是你用了别人就不能使用了,比如说我们开始讲到的火车票、道路、电等等,如果你开车占据了当前的道路,必然会影响其他人行驶到此处。
  
 世界上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却是无穷的,当你有了馒头,你就想吃肉;当你有了肉你就想喝酒;当满足了物质的需求又有了精神上的需求,想要出去旅游,看书玩游戏。所以,很多资源都是私有品,它们是稀缺的,不能同时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因此必然会产生竞争。
  
 既然竞争是必然的,那要如何更好地分配现有的稀缺资源呢?很多经济学专家说,那就涨价吧,价高者得。薛兆丰教授提到过,现有的火车票价低了,建议提价,使最需要的人优先出行,缓解紧张的供应。高峰期的电供应紧张也是由于电费过低。而道路拥堵,那就实行道路收费,易拥堵的路段在高峰期时段,需要交一定的过路费。
  
 这些建议提出后,群众们一片哗然,议论纷纷。指责专家们不靠谱,根本不顾及穷人的死活,招来骂声一片。相信朋友们听到此处也会感到愤愤不平,这还是什么专家呢?但经济学家们真的是睁眼说瞎话吗?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回事。
  
 价格管制可以解决很多的困境,“价高者得”区分的并不是穷人和富人,而是需求量的大小。价格提升后,对那些需求不高的人来说,也许会选择性的放弃,让需求更大的人优先使用。有人会问,穷人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发放钞票给穷人,他们也许会考虑用这个钱解决当前更重要的事,而不是去竞争稀缺的资源。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对经济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懂得了稀缺资源最好的分配方式是“价高者得”。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第二个维度:生命有限。
  
 有这样一句话“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这句话听起来甚是消极,从文学作品上讲更像是一个没有远大抱负的人,更愿意在当下吃喝玩乐。但在经济学的世界,却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
  
 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有的人寿终正寝,有的人英年早逝,未来总是充满不确定性,今天的苹果放到明天也许会变质腐烂,今年持续上涨的股票也许明年会下跌。未来变幻莫测,所以,人们通常是不愿意延迟消费的,更愿意享受当下。
  
 利率正是因为人们不愿意延迟消费而产生的,假如一个人有一片果园,三年后才能结出果实,但他想现在就得到果实,于是他与一个成熟的果园农主交换果园,为了公平,他愿意多出一部分钱来获得这个果园,而多出来的这部分钱的比例就是利率。简单地说,把将来的东西拿到当下去享受,就会产生利率。
  
 整个社会越是急不可耐,利率就相应的越高。例如,牛奶相对干奶酪升值,则利率下降,而葡萄相对于葡萄酒贬值,则利率上升。利率高并不见得是好事,利率高,人们对未来不抱希望,选择及时行乐,认为大吃大喝会比锻炼身体重要,选择马上就业比继续深造有用。
  
 利率就是这么重要,懂了利率,也许将来你再看到有关利率的新闻,你也学会了思考它带来的经济问题,发现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我们的生活。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了解第三个维度:相互依赖。
  
 人类是群居动物,人类聚族而居,有社交需求,相互依赖。同时人类也是一种自私又富有同情心的生物,人们都想让自己得到最好的东西,但见到受苦的乞丐,一样会产生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们。人类虽有同情心,但这种爱是有范围的,随着圈子的扩大,这种爱就会变得越来越少,例如当你听到某个国家发生地震,伤亡惨重,刚得到消息时会感到难过,但过了一阵子就会忘了当初的那种心情。
  
 人们的爱心波及范围小,但人们的生活圈子是很大的,离开了小圈子,人类社会就不能只靠爱心来维持,同时“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也会产生。假设一个产品卖方可以控制它的产品质量,高质量必然会是高价位,但买方却并不清楚此商品是不是劣质品,只愿意出中间价购买,卖方必然会提供低价商品,买方再进一步将出价压低,最后循环往复,交易以失败告终。
  
 生活中一次性的交易是很难做到相互信任的,而什么办法可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呢?方法有很多,包括:信任的人担保;签订“同舟共济”合约;企业垂直整合;卖主替自己担保或保险公司承保。这些方法都是为了构建信任,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
  
 所以,有信任才会有交易,交易的产生需要法律法规、制度合约来提供有效的保障。
  
 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第四个维度:需要协调。
  
 古时候,人们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进行交易,你想用一只羊换取十斤大米,那你就需要在市场上找到卖大米的人,并且他需要的是一只羊,而非一头牛或者一把斧子,这样你们的交易才能顺利进行。后来,为了交易的方便就产生了货币,只要是你想买的东西都可以用此物为衡量标准,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货币就是人们交换物品的协调工具,有了货币,可以让不同地方的人方便交换物品,例如:南方的茶叶卖到北方,北方的羊绒、皮革卖到南方。在全球范围内,货币更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协调作用,一辆汽车的生产也许需要很多国家的相互配合:英国生产滤化器,法国生产变速器,德国生产车身,瑞士生产仪表盘等等。一系列的合作,只有通过货币,才能保证各个国家生产人员的成果分配。
  
 货币在不同的国家汇率也是不同的,过去美元强是因为美国制造的东西需求量很大,而现今,“中国制造”也变得抢手起来,人民币也开始升值了。人民币升值必然会削弱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但如果要稳住汇率不变,势必会引起通货膨胀。
  
 所以,货币是一个很好的协调工具,能够帮助不同国家地区的人进行交易,但汇率会对市场造成影响,要学会合理思考汇率,理解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变化。
  
 本书讲到这里,大家一定发现了经济学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并不是只有复杂的公式才能理清,接下来,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
  
 人们的生活必然会受到四个维度的约束:东西不够、生命有限、相互依赖、需要协调。
  
 我们以往对经济学的认知是片面的,看待事物的眼光是局部的,而改造世界观是经济学的长项,也许明天的你,再看到电路频繁跳闸,看到高峰期大城市道路的拥堵,不再觉得“免费的才是最好的”,而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探索现象背后的意义。

《经济学通识》读书笔记

8. 《经济学300年》读书笔记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经济学300年》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经济学300年》读书笔记1      最近,我阅读了《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一书,从中学到了许多有关于经济学的知识,深感此书是一本好书,特此与大家,。
    本书的优点一是在于其语言的朴实易懂,能把经济金融方面的一些专有名词以通俗的语言转化,或是以简单的事例来解释给读者。二是将经济学的内容分为一个一个小节,每小节的篇幅都不长,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看经济来写经济,这使他不像其他经济金融类那样冗长又枯燥。所以,对于像我们这样的生来说,这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工具书,也可以是学习经济的入门书。
    在本书中,我最喜欢名叫《未来不是预测出来的》的那一节。当今,时常会有报道:“xx研究所声称经济将在xx年赶超xx国家”此类言论屡见不鲜。在书中作者明确指出这种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长远预测是的。将这种行为戏称为“画今天的饼,充明天的饥”。长远的未来充满随机变量,经济发展的快慢随着这些随机变量而。
    天灾人祸,不可抗力都会影响经济发展的趋势,于是在这种未知的状态下,对未来的任何长远预测都是不负的。作者提到,比长远未来预测好的多的是短期预测,或者说是短期。有了短期的规划和目标,我们才能脚踏实地地走得稳。老老实实做今天的饼,总比不着边际地画明天的饼好的多。
    所以我认为,国家若想要经济发展,高喊“xx年超过xx国家”这样的口号是无意义,规划和目标不会把国家经济向前推动分毫。而是应该清醒地自身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在哪儿,该怎样扬长补短,这才是正确的方式。诚然,经济的规律在发挥作用,引导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序运行,我们有个大目标固然重要,作为研究机构,应该把更多的资源和力气在刀刃上,用他们的去指引经济发展,他们这些研究机构应该去探索和研究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如何能够从根本的机制制度上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我们今天的经济,缺少的是创新,缺少的是一种推动创新的温床,能够让经济发展的创新动力。未来很远,我们向往,把握当下,完成当下应该承担的责任。
    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经济二字与常人的太遥远,读了之后才发现,经济二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货币、GDP、与市场是我们生活的基础,而我们都是经济社会运作的一员。
  《经济学300年》读书笔记2      最近看了一些书,在这里记录下当时看书的感受和体悟,共享的同时也加深自己的理解。闲话少叙,《经济学思维》。
    首先说下阅读本书的感受,这本书不是成体系的介绍经济学理论,但是里面类似针对某一个特定的社会现象用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看是否符合经济学理论或者我们默认的市场规则。
    首先,其实我们的社会对于读书和教育有偏颇,以下有个观点:
    一个正常的社会,大部分人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能够带来财富的实用性知识,获取的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学校教育,实际上,能够获取到这些实用性知识的主要途径恰恰不是学校,而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说直白点,就是干中学。
    中国社会上,总是盲目的抬高读书的地位,好像阅读就是一种多么高尚脱俗的事情,要么就是一种大家认为“读书无用论”,其实阅读就是和我生活中的必要环节一样,你喝水吗?上厕所吗?你挠痒痒吗?对不对,只有把这个事情当做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时候,你才能放下,真正的体会到读书带来的乐趣,否则要么就是装模做样,要么就是骗自己,(你能骗的了自己吗?)
    书中关于读书的观点,分享一下:
     读书之三要: 
    A、要阅读整本的书。现在社会的碎片信息太多,人们反而没有一种框架和推理的能力,变成了盲从之众,这个意思是说作者可能在某个方向上只是提出了一点他的升级的观点,但是为了表明他的这个观点在这个位置上是如何比原来先进的,他需要介绍下现在的整个框架和人们针对现状一个通用认识。
    B、要带着问题去读书。主要针对知识性和工具性的书来讲,如果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个具体的问题,这样带着整个问题就需求答案,就类似当年我们刚学会查字典是一个道理,针对性强,解决问题之后得到满足心理更强。说相声还得抖个包袱呢,是不是?
    C、读书需要和人讨论。如果只是一个人读书,读完之后感觉自己是理解了,但是人是有一个心理暗示:就是惰性原则,以为你自己懂了,如果现在有个没时间的人,让你去给他讲一遍,这样人家算是带着问题来听书,现实情况是你有90%的可能会被人问的张口结舌,估计还得重读。另外一个场景,就是我们当年上学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讨论平台,大家水平差不多,遇到问题及时就沟通,互相学习,这样你学到知识就能记忆一辈子。
     读书之三不要: 
    A、不要带着包袱去读书。其实就是说不要觉得你读过几本书,你就尾巴翘到天上去了,一个人是不是人才,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他在社会中的综合价值已经体现了是不是人才这个定义了。不要总觉得读过几本书,你就是人才,就被埋没了。
    B、不要玩物丧志。这个观点说实话,我不是太赞同,主要意思是不要太执着于书的形态(是否是纸质的,电子书也能看),这个东西我觉得主要看个人的习惯,现在人们获取知识来源这么多渠道,其实就是个人习惯。
    C、不要只知读书,不知现实。个人认为这个观点比较重要,其实说出了社会中很多“书呆子”类的,只具备书本知识,但是脱离社会现实,办理实际事务时比较低能,还会影响他自己对社会形成一个扭曲的认识。在一些比较抽象的领域,比如围棋、数学、计算机类的,可能会容易出现天才,可能十几岁就成功了,但是不会有十几岁的法官和人事经理(这些需要社会经验积累)。
  《经济学300年》读书笔记3      这本书主要是讲如何用魔鬼式思考问题,即用反常思维解决问题。什么是魔鬼式的思考方式?那就是在思考时,需要抛弃好恶、盲目的乐观、或刻薄的怀疑,用换一个角度、一个系列机制去思考问题。本书有四个基本的共识:动机是现在生活的基础;懂得要衡量什么、如何去衡量,能够使复杂的世界变得简单;传统认知常常是错误的;相关并不等于因果。
    其实魔鬼式思维方式是可以很容易去实施的,但为什么实践的人少之又少呢?首先是人们很容易被政治、知识等偏见蒙住双眼,也就是人们习惯与寻找能肯定自己观点的证据,而不是去发现看清事实的新信息;村、其次,人是一个群居动物,人习惯于从众,人容易为了自己在群体中的存在感、认同感,去争取、吸取别人的建议,与群体做相似的行为;最后一个阻碍魔鬼式思考的障碍是:人思考的时间太少了,一方面是人有思考惰性,二是人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了,留给自己静下心来思考的时间太少。当然魔鬼式思考不一定都是好的,也会带负面效应,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你独特的思考方式会产生不一样的见解、观点,这样会是你与主流观点渐行渐远,违反社会规范,要承受一定的情感压力。
    人是很难“承认自己不知”,你要成为一个魔鬼式思考的人,首先要认清自己哪些不知道,哪些知识,勇于承认自己的不知道,为什么人很难承认“自己不知道”。首先是承认自己不知道会造成认知失调:追求本质是魔鬼式思考的核心,而追求本质需要不断获得看清事实的新信息,但这新信息会打破自己的认知,造成认知失调,这种感觉不好受;第二是人喜欢武断,在自己以为擅长的领域武断,常常高估了自己 的能力、对事情的把控。如何寻找答案:在科学领域,随机对照实验室是千百年来获得知识的黄金准则。
    竟然想要解决问题,那么首先要定义问题是什么,了解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文中是通过讲一个日本小伙子小尾参加竞争大胃王比赛的故事,为我们解剖如何定义问题。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两个经验:不断地优化策略;关于我们接受或拒绝接受的极限的态度。
    人们常常在寻找答案时倾向于最接近、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很多现在行为的根本原因可以追溯至几个世纪前。如果我们找到了问题,那怎么找问题背后的原因呢,作者告诉我们可以想孩子一样思考,为什么作者要推荐我们要像孩子一样去思考问题呢:首先浅显的思考,孩子,爱提问题,不怕分享他们最疯狂的想法。问小问题比问大问题要好很多,小问题因为其性质,可能更少被提及;大问题往往由错综复杂的小问题构成,从一个小处着手比揣测宏观答案更容易带来进展;小问题带来改变的可能性比大问题大;想的太大,意味着缺乏准确性, 甚至是猜测。其次孩子不畏惧明显,我们长大了,似乎懂的东西更多了,越来越不愿意承认我不知道,那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我们往往自以为我们知道了原因,而没有进行深刻的思考,最后一个就是寻找原因的兴趣好奇心。所以想成为一个魔鬼式思考的人, 你需要保持好奇心,浅显思考、不畏惧惯俗。
    发现问题的原因之后,那么怎么去解决问题呢。作者提到一个真言:人们对诱因做出反应。了解一个情形中针对每个当事人凑效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诱因一般分为这四种:经济诱因、道德诱因、社会诱因、从众心理诱因,从众心理诱因是我之前没有了解的,从众心理诱因往往会比其他三种诱因效果更好,很容易理解,前面也已经说过人类是一个群居动物,为了体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部分,往往会做出与群体相似的行为。作者还介绍一个关系框架的概念,我们会在不同框架中产生不同的行为,有时候框架的改变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像中美初期建交的“乒乓球来了”,用“交流、互相学习”的框架打开了中美合作的大门。有时候有些诱因会起到糟糕的反作用,尽管我们设计时,是好心,聪明的,之所以会起到反作用的原因有如下几个:1.人喜欢想办法钻空子;我们很容易想象思维方式相同的人会做出我们期待的行为,其实他们不一样思维方式相同;3我们倾向于臆断人们当前的行为是不会改变的,但规则改变了,人的行为也随之改变;4.没有人喜欢纵的感觉。所以设计正确的诱因机制固然不易,但作者总结了几个简单法则,通常能把我们指向正确的方向:
    1.找到人们真正关心什么,而非口头说关心什么
    2.选用对对方来讲有价值,而对你来讲开支小的诱因
    3.注意人们的反应,从中学习并尝试不同的方法
    4.尽可能地制造化敌为友的转换框架
    5.永远、永远不要臆测人们会因‘这样做正确’而去做一件事
    6.总会有一些人想尽一切办法和你的系统做游戏,用你无法想象的方式打败你,要为此喝彩
    不同的人对诱因会产生不用的行为,魔鬼式思考者要善于利用这里一点。如:所罗门王利用“说谎的人往往对诱因做出常人不同的反应”判断了哪位妇女是活婴的母亲;范海伦乐队要求主办方准备场地要有“不带棕色的MM豆”来判断主办方是否准备充分;骗子利用很容易开出来是骗人的信息来找到那些易轻信他人的人,减少假阳性错误。善于利用诱因,能够帮助你找到事实的真相,目标用户。
    本书的最后还讲述了“如何说服不想被说服的人”以及“放弃的好处”,这些魔鬼式思考的人与常人的做法也有所不同,由于这两文章讲述的内容我们已经听到了,就不再记录了。
    对自己的启示:我作为一名pm,其中的一个使命就是解决问题。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示太多了,首先我是比较偏向直觉性思考的人,有思考惰性,本书提供一套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制作诱因--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自己要带着魔鬼式的思考去生活,给自己多一点思考时间,每做一个决定想问问自己:你真的明白了吗?你的依据是什么,别自以为知识,想清楚你怎么下决定的,不要被那些显而易见的问题、现象、原因所蒙骗,追求本质。
  《经济学300年》读书笔记4      经济学,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冠。近代的300年,西方经济学高潮迭起,这300年所诞生的经济思想,已经超越了之前所有的经济学说总和。
    这本《经济学300年》,可谓经济学里的百科全书,前后共87章,讲诉了近百位经济学大师的`思想,还在附录里收录了这300年以来所有经济危机的案例分析,以及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简介。全书共一百万字,作为一个不懂经济学的读者来说,也可以当做参考书来看,里面许多内容分析起来简单明了,不像其他经济学类图书那样苦涩难懂。作者(编著)把全书分为4大板块,也可称为经济学史上的四个时期,分别是1556~1870年的初始期、1870年~1936年的边际主义称雄时代、1936年~1970年的凯恩斯主义主流时期和1970年~1998年的诸子百家时代。
    给我的总体印象是,这300年的演进,经济学变得越来越精密,越来越复杂。最开始经济学家认为增加财富,就是财产储备越多,经济越富足。当时认为的主要财产就是金银,所以少输出货币,多吸收金银,成了国家政策的最佳标准。到后面,由于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其原本的学说无法相对应,从而涌出一批新的经济学家,修改前人的经济思想,使得经济学得到无数修正,也变得越来越精确。亚当·斯密《国富论》之作为能成为经典作品,也就是发出新的见解,这本著作里,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价值,是全书思想的基础。而非最原始的金银积累,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不是节俭,而是勤劳。当然,此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在一定基础上比之前的经济学说进步了很大一截,是西方历代以来经济学说思想之集大成,所以斯密由此成名,《国富论》由此名流千古。此书第一部分由马克思的《资本论》作为结尾,全书分为三卷,分别是资本的生产、资本的再生产和资本的分配,书中特别谈到,这本书即使是专业人士读起来,也相当的抽象,并且枯燥。因为经济学的理论很难用优美的文字代表出来,不像文学作品那样绚丽多彩,但这依然不影响它大放光彩。整体来说,这两百年的时间,西方经济学体系逐步完善,并由此拉开了世界经济学热潮。
    第二部的内容,就有了很大的提升,由杰文斯、门格尔和瓦尔拉这三个年轻人引发的一场边际主义革命,所谓边际主义革命,如果用我个人的话来理解,就是以前大家研究经济学只是当研究对象当成一成不变的,而现在我们应该灵活的看待研究事物。当购买第一个物品时,如果我们的满意度是百分之五十,那么购买第二个不会变成百分之百,最多只能增加一部分满意度,当购买越来越多的相同物品时,对我们自身的效用就降低了,所以满意度依次下降,到后来甚至会出现满意度负增长的情况。所以投资某样事物也需要限度,否定了传统的投资越多,因为勤劳而创造越多,所带来效益最大化的说法。书中整个第二部分都是对此效用进行分析,慢慢的我发现,数学和统计学开始加入到经济学行列。因为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公式来精密计算效用成本,几乎达到不懂数学就不懂经济学的地步。
    直到1936年,一个名叫凯恩斯的人,发表了一本名叫《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书,该书一出版,立即轰动整个经济学界。当然,《通论》的成功,也带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其实从后面的内容就可以看出,当初凯恩斯给出的治疗经济体系的“药方”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并且自己在著作中也常常遇到矛盾而不可解释的地方,都被搪塞过去。但,无论如何,这场经济学上的又一次革命爆发。传统的节约美德变得令人厌恶,因为把财富留在自己手上,不会再创造新的财富,而只能拿去投资和消费,让经济流通起来,才能使经济富足。所以节俭变得非常不可取(前面说过,300年多年前的经济学家们都认为储存起来的金银才是财富,可见这300多年里经济学思想变幻多么大),鼓励消费成为主导思想。
    由于凯恩斯学说本身存在漏洞,由此,后人肯定会对其进行修复,但也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霸主地位,经济学进入了近30年的百家争鸣局面。各种学派相互攻伐,各类经济说法由此诞生,经济学迎来了最多产的时代。书中最后一部分,谈论了太多经济学思想和演变过程,再次就不一一叙述。
    本身我就是个经济学门外汉,而第一次接触到如此正统又细化的“经济学”参考书时,自然消化很难,看了整整2个半月多才看完。但是每当放下书时,又会不自觉的想里面的内容,感觉到奇妙而有趣。值得各位职业者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