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候两府大臣是什么职位

2024-05-12 21:06

1. 宋朝时候两府大臣是什么职位

宋朝二府指的是“中书门下”(政事堂)和枢密院,二府长官分别是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和枢密使(知枢密院事)。二府大臣还包括副职大臣: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二府大臣合称“宰执”。

宋朝时候两府大臣是什么职位

2. 宋朝管理钱的官叫什么?

  宋代设三司使分管各税,盐铁司主管商税、盐、茶、铁、役;度支司主管钱帛、粮科;户部司主管户口、土地、钱谷赋役等。

  宋前期,户部的职掌被三司所占,户部成为一个空架子,仅掌管全国各府州郡所进贡的土物与元旦大朝会时陈列于庭及旌表门闾等杂事而已。下设:户部尚书一人,正三品;户部侍郎,一人,正四品下;判尚书省户部事一人,正五品上;另有令史二人。
  元丰改制后,罢三司之职归户部左、右曹,户部才掌实权,掌管全国户口、土地、钱谷、赋役之事。下设五司:左曹、右曹、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左曹、右曹或总称户部司。户部额定官额为十三个,即户部尚书一人,从二品,若为担任者资历较浅,则称权户部尚书,有试用的意思,为正三品;侍郎二人,从三品,若担任者资历较浅,则称权户部侍郎;郎中(从六品)、员外郎(正七品)十人(五司每司各二人)。
  南宋时,户部侍郎有时只有一人,甚至尚书与侍郎总共只有一人。

3. 关于宋朝财政

古代的金银铜等货币的购买力一直是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这部闲话水浒也将宋代的货币转换成今天的人民币以符合现代语境。无斋主人不是研究宋代货币的专家,要完全精确的换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里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估算数字,让读者可以有个基本的概念。 

  一般说来,古代货币基本以金,银,铜钱(其实是含铜为主的合金)为主要货币。而宋代和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银本位制不同,是铜本位制,铜钱是主要货币,金银是不作为货币使用的。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一贯合1000文。宋代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通货膨胀的时候。比方说杨志杀牛二那一节,牛二就曾用当三钱来让杨志试刀,当三钱顾名思义就是一钱当作三钱,而蔡京当宰相的时候甚至出过当十钱。为了简化我们的计算方法,无斋主人忽略这些因素。 

  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假设,就是: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假设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当代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飞新传》的第7章“克服襄汉“一章中,曾经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当时金银尚未作为独立的货币使用“。从而可见南宋初40万贯铜钱,相当于10万两银子和5000两金子,基本在数量级上符合上面的这个假设。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必须先提一下两位名家的方法。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基本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他基本是依据1两金=10两银=10贯这个假设,而以国际金价来推算1贯铜钱今天的价值的。.先生在他的《潜规则》一书中则是同时使用了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给出了两个数字。而.先生偏重于取由米价换算出来的那个数据。 

  那么根据二位先生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宋代的一贯合今天(2004年10月份)多少元人民币 

  1)黄金基准 

  国际牌价,金价基本上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400美元为一盎司。一盎司为28.3克。宋制1市斤为640克(“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钓铜则,自记重一百斤,重64公斤“)。1市斤有16两,所以宋代1两为今天的40克。这样一算宋代一两黄金相当于565美元,以今天美元对人民币8.23元来算,相当于4650元。根据假设1两金为10两银即10贯钱,宋代一贯铜钱相当于465元。 

  2)白银基准 

  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6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铜钱,相当于70元人民币。 

  3)米价基准 

  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们不考虑特殊的荒年或大丰收年的话,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间,中期(仁宗年间)在600文到700文之间,南宋初期米价则在2贯左右。那么以此推算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间大约每石1贯左右应该算比较合理的。如果按现今大米价格每公斤2.5元来计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合148元,也就是算1贯铜钱合148元人民币。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了三个价格,按黄金换算的465元,按白银换算的70元和按粮价换算的148元。由于我国不是主要产银国,而且工业化后提炼银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的银子的价值肯定要大幅度高于现在的价值。显然以今天的银价作为参照体是不合理的。这从今天银价6美元一盎司金价400美元就能看出,今天的一两黄金能换66两银子,而我们假设的古代金银兑换率是1:10。而黄金的产量稳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作为重要硬通货储备。所以用黄金作为基准比较合理。 

  此外,虽然现代技术的大幅度发展,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使得粮食产量大为提高,但是今天消费粮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根据宋史地理志,北宋大约不到5000万人口,而今天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民以食为天,粮价应该还是一个重要的基准。 

  因此无斋主人就取了个金价基准的465元和米价基准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并归整去掉零头,将1贯铜钱定为300元人民币。因此我们有下面基本换算: 

  1两金=3000元人民币 

  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以这个兑换率来看看宋代官员的薪水。根据宋史职官志,宋代一个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贯,也就是合90000元人民币,年薪108万。一个普通从8品的县令月薪15贯,合人民币4500元,年薪5万4千,考虑到宋代一个县令不过管几千户人家,也算不错了。宋代除了本俸之外,还有职钱,禄粟,厨料,薪炭诸物,增给,公用钱,给券,职田等名目繁多的津贴。难怪人称宋代对官员的优渥无与伦比。也难怪宋江削尖了脑袋想招安当官。 

  从水浒上的具体事例来看,这个兑换率也比较合理。第十五回吴用去劝说三阮入伙劫生辰纲时,吴用让阮小七用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差不多就是一两银子换300人民币的样子。此外,第十回林冲风雪山神庙,陆谦在李小二店里招待管营和差拨时曾拿出一两银子,点了三四瓶好酒,菜随便上。同样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请石秀吃饭的时候也是杨林扔出一两银子让店家随便上酒菜。一般来说一个普通小饭馆,300元人民币三个人吃的确是可以随便点菜了。 

  再看看水浒中其他几个例子,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30文钱一把切菜刀,也就是人民币9元,很合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时候,曾用5两银子定制了一根62斤重水磨禅杖和一口戒刀,用的是十分好铁,考虑这也算是一件上等兵器又是特别定做的,1500元人民币也不算过分。但是智取生辰纲的时候白胜卖给杨志一伙的家酿村酒要5贯钱,1500元人民币就有点太黑心了,也许是因为当时黄泥岗上白酒是稀缺商品,白胜又处于垄断地位,同时还有晁盖一伙在竞相抬价,才把这桶酒炒成天价的吧

关于宋朝财政

4. 关于宋朝财政

历史上的宋朝,经济就极为发达,甚至到了“贩夫走卒皆蹑丝履”的地步。除了有发达的经济,同样有完备的社会救济系统,所以宋朝是唯一没有全国性大起义的朝代。  
宋朝大搞社会工程,通过雇佣农民,将钱流入百姓手中。而百姓通过消费,增加了宋朝的赋税收入,将钱流回了政府手中。而且,宋朝的粮食更多的是从市场购入,由于粮食有了销路,农业就极为发达。自宋之后的将近1000年,农业技术都没有什么本质的提高。可见宋朝当时的农民生产积极性。  

但是,无论如何,宋朝都不是一个工业国。而对于一个农业国来讲,财政收入本来就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实际上,囤积货币本身并无任何意义。货币是要变成生产资料,才会有巨大的好处。  
对于国家来讲,囤积货币更是没用的东西。只有货币购买了物资,或者购买了劳动力,国家发行的货币才算是起了作用。  

所以财政是否赤字,本身对于一个农业国并无任何意义。宋朝没有中央银行,也没有银行系统。只有负责任的皇帝和朝廷,才会注意是否赤字。幸好,新宋里的皇帝和朝廷都算是负责任的。  

新宋里,我们要考虑一下到底这些钱都花到了那里,起了什么作用。  

十月担心交钞问题,估计主要是担心通货膨胀问题。但是我觉得至少在一定数量内,是没有任何必要担心的。关于这个“一定数量”到底是多少,我进行一点分析。  

通货膨胀,是流通市场上的货币量大大增加,而流通物资则没有相应的增加,所以物价上扬。  
十月担心通货膨胀导致经济问题,但是我认为至少从熙宁十三年开始的四年内,朝廷增发三千万贯以上交钞的时候,才会导致这个问题。而增发三千万贯交钞对于书中的朝廷有极大的难度,所以理论上,我认为不会因为增发货币导致问题。  

原因如下。  
一、劣币驱逐良币  
国家铸铜钱花费极大,而印刷交钞就容易的多,在保证固定货币发行量的情况下,发行交钞对于国家的好处极大,所以可以相信,宋朝朝廷会不断减少铜钱的发行量,而增加交钞的发行比例。  
宋朝的铜钱外流速度很快,因为宋朝的铜钱质量好。相比较起来,交钞绝对是劣币,铜钱有其本身的价值,而交钞只是个货币符号而已,本身价值极低。所以。在铜钱不断外流的同时,交钞铁定不会外流。这本身就在减少流通市场上的货币量。增发的交钞中的一部分,就被铜钱的较少而消化掉了,流通市场上的货币量并没有像户部计算的那样增加那么多。  
按照大概的估算,宋朝周边的辽国,高丽,日本,这三国都在使用宋朝的铜钱,他们的经济规模每年至少从宋朝得到三十到五十万贯铜钱。从熙宁十三年开始,到熙宁十七年,就有一百万贯以上的铜钱流出宋朝流通市场,这本身就已经缓解了流通市场上的货币量。(抵消交钞一百万到两百万之间)  

二、货币信誉  
货币的信誉度,特别是交钞信誉度是国家的信誉度来支撑的。宋朝经济势头良好,国家对外战争屡屡获胜,特别是灭西夏之后,国家的信誉度将空前高涨,所以囤积物资避免风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国民不会怀疑交钞。  
而交钞本身可以纳税,可以流通,和现在的纸币并无任何不同。不用担心民众非得用交钞兑换铜钱或者金银的风潮。按照现在的国家态度,他们也是把交钞当成标准货币使用的,而不是当作辅币,国家如果不遇到极为特殊的情况,不会改变这个思路,所以交钞的法定地位也是稳固的。  

三、货币发行的目的  
现在的交钞问题核心在于,国家没有钱,铸铜钱速度慢,耗费大,所以发行交钞就是为了尽快地解决军费。这个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不过历史上的小株钱,铁钱的发行,不也是国家要为敛财而作的,这是国家应对中央缺钱而采取的措施,比较起来,交钞因为花费小,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节约了国家的成本,而且控制了下面的人私铸货币,这样看,户部说是多发行了多少交钞,真的就是多发行了多少交钞,成本大大降低。  
因为交钞并不是进入了某些利益集团的手中,而是引入了流通市场,变相的掠夺了民众的物资,民众们最终有了交钞。而付出了市场价的物资。这个发行目的固然不纯,但是至少也算是很正当的理由和途径。(抵消交钞一百万贯)

5. 什么是宋王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市舶收入是宋王朝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北宋中期,市舶收入达42万缗左右。南宋前期,宋王朝统治危机深重,市舶收入在财政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南宋初年,岁入不过1000万缗,市舶收入即达150万缗。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财政。宋政府还通过出卖一部分舶物增加收入。太平兴国二年(977),初置香药榷易署,当年获利30万缗。

什么是宋王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6. 宋朝时中国有哪些权臣?

北宋基本没出过什么权臣,南宋先后有:韩侂胄 、史弥远 、贾似道、陆秀夫四位权臣。
北宋是我国古代一个以文治而著称的王朝,该王朝虽然始终都没有完成统一大业,但是却产生了任何朝代都无法匹敌的文人雅士。说到宋一代的文人,可能只有唐可以与其相比较。但是,唐人注重的是诗文,而宋一代,则是各方面蓬勃发展的时期。宋朝实行以文治国的方略,因此,宋朝产生的名相也颇多,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北宋时期的历代名相。


宋太祖赵匡胤能够坐稳政权,其实和他身边的一批文臣是分不开的。太祖时期,名相赵普、薛居正、沈义伦先后官拜宰相之任。
赵普是北宋的开国功臣,他深得太祖、太宗的信任,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计策就是出自于赵普之手。是赵普完成了五代以来由武治到文治的转变,作为北宋开国第一功臣,赵普当之无愧。薛居正和沈义伦是太祖后期的宰相,二人都以直谏而著称。
赵普
宋太祖驾崩后,宋太宗赵光义继续遵循太祖文治的遗志。在太宗时期,宋琪、吕蒙正等谏臣相继得到了重用。
吕蒙正是北宋初期有名的大臣,此人刚正不阿,敢于直言。他曾经直言批评了宋太宗的过错,遂深得宋太宗的信任。在太宗晚期,张齐贤又继为丞相,张齐贤能文能武,他曾多次抵御了辽人的入侵,为北宋北疆的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范仲淹
真宗、仁宗时期是北宋名相辈出的时代,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传世于千古的谏臣,而且还产生了一批闻名于世的文人。在文学成就方面,也是这段时期最为丰富。在文学方面,欧阳修、范仲淹、文彦博是名动天下,他们有的人不仅在政治上有所成就,甚至在文学上也各领风骚。
欧阳修
真宗时期,宰相寇准成名于世。寇准以直谏而著称,当辽人南侵的时候,是他鼓动真宗亲征,最终使得宋人一鼓作气击败了辽国。他为北宋至少换来了三十年的和平,没有寇准,就没有北宋后期的安然无恙。
寇准
英宗时期是北宋的过渡时代,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就是韩琦。作为和范仲淹齐名的名相,韩琦长期镇守北宋西部边镇,他曾多次击败了西夏的入侵,为北宋西部边防的安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宋神宗时代是北宋最为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除了主角王安石外,还有名相曾公亮、司马光等人。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此人不仅在政治改革方面对北宋影响深远,而且也是一代文豪。在神宗时期,王安石的变法曾遭到了守旧派的抵触,但这也并不影响王安石作为一代名相的名声。至于司马光,他是长期作为守旧派的首脑而存在。虽然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但他仍然名动天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历史学上的地位几乎和《史记》对等,他也足以算得上是一代名相。
王安石
宋哲宗时代是北宋各种矛盾最尖锐的时期,宋哲宗时期,吕公著、范纯仁、苏辙等人先后官拜宰相之任。在这一时期,苏辙的兄长苏轼名动天下。作为北宋文坛之首,苏轼在北宋文学上的地位绝对是无人可以匹敌。
宋徽宗、宋钦宗时代是北宋的晚期,宋徽宗是我国古代有名的书法家,但同时他也是北宋著名的荒淫皇帝。徽宗年间,奸臣蔡京、高俅、李邦彦等人先后弄权,不久,金人南犯,徽宗将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高俅
虽然徽宗、钦宗时代是北宋最腐败的时期,但也不代表就没有名相出现。徽宗时代,名臣李纲崛起,金人南犯的时候,是李纲力挽狂澜,他率领宋军击败了金军的入侵,最终保卫了整个汴京。不过,李纲虽然智略兼备,但他还是拗不过奸臣的诬陷。钦宗在位时期,李纲遭到陷害,金人趁机再次南犯中原,北宋灭亡。

7. 宋朝的名臣有哪些?

北宋:
晏殊,字同叔,北宋临川县文港乡(今属进贤县)人,著名词人。

包拯(999-1062)自希仁,芦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

富弼(1004~1083),中国北宋大臣。字彦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今福建仙游)人。

文彦博,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字宽夫,汾州介休(分属山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

吕夷简(西元九七九~一○四四年),字坦夫,寿州人.

吕惠卿 (1032~1111) 北宋改革家。字吉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松仁宗宝元元年(1038)进士。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北宋诗人,书法家。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北宋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词人。

曾公亮(999-1078年),字明仲,号乐正,泉州晋江人。

沈括(1031~1091),字存中,宋代政治家、科学家。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字平仲,生于建隆二年,华州下邽(今陕西省渭南东北)人。

赵普,生于后梁末帝龙德二年(922年),卒于太宗淳化三年(992年),字则平.

种世衡(985-1045),字仲平。洛阳(今属河南)人,北宋边疆名将。

高怀德(926-982年),字藏用。五代时常山真定(今正定)人。

曹彬(931—999)北宋初年大将。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

慕容延钊,字化龙,生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 908年)或贞明二年( 916年),卒于北宋乾德元年( 964年),太原(分属山西)人,北宋初军事将领。 

呼延赞、潘美、杨业、曹玮、杨延昭、狄青等等



南宋:
中兴四名臣:李纲、李光、赵鼎、胡铨
北伐名臣:岳飞、韩世忠、宗泽、刘锜、毕再遇等等

宋朝的名臣有哪些?

8. 宋朝的名臣有哪些?

杨业 杨延昭 狄青 欧阳修 王安石 司马光 三苏  李纲(东京保卫战)宗泽

韩世忠 吕蒙正(太宗、真宗朝三度为相)岳飞 文天祥 虞允文(采石矶大捷)

陆游 辛弃疾 张世杰

种世衡(守御青涧期间,开营田,通商贾,结好四周羌族。每当西夏军来袭,羌民即先通报,故每战有备。庆历二年(1042),迁知环州。至任,巡视抚问境内羌族。牛家族首领奴讹倔强自负,种世衡踏三尺深雪,至其帐下慰问,奴讹感服,率部族听命。时慕恩部族最强,以礼待其首领,得倾力相助。种世衡将所属羌部编为弓箭手,协助宋军守御,环庆边境遂以得安。是年秋,西夏军大举攻宋泾原路,率军出援,羌族兵民从者数千人。宋廷嘉其功,迁环庆路兵马钤辖。四年,为阻绝明珠等部族结交西夏扰边,奉命带病筑细腰城(今甘肃环县西南)。五年,城破而卒。)

采石矶大战指挥军队作战的虞允文是一名幕僚(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