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法

2024-05-17 19:45

1. 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法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的利息-本期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2012年底摊余成本=43818.40+43818.40*5%-40000*6%=43609.32
2012年投资收益=43818.4*5%=2190.92
2012年分录为: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2400(40000*6%)
    贷:投资收益                      2190.92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09.08

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法

2. 实际利率法摊余成本的理解

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可按超过债券的面值发行,收到的金额高于票面价值总额,就是溢价发行;相反就是折价发行。 

关于应付债券的“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的确定额,实际上就是发行时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其发行的债券的票面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溢价发行时,这一差额应计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的贷方;折价发行时,这一差额就在“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借方。 

摊余成本就是企业实际收到的金额通过各期的调整(利息调整)后的余额。这一余额又会作为下一期调整的基数,再次进行调整。一直将企业溢价或折价(实际上是多收或是少收的金额)而记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金额,调整完。到最后一期调整后则是摊余成本等于债券的面值。即“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余额为O。那么,溢价时,摊余成本=实际收到金额-每期的调整数,将成本为下一期的摊余成本。以此类摊。折价时,摊余成本=实际收到金额+每期的调整数,将成本为下一期的摊余成本。以此类摊。(第一期的摊余成本就等于发行时收到的实际金额) 

每期的调整数(每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发生额)的确定:就是票面面值×票面利率与摊余成本×实际利率之间的差额。 

具体的会计处理:
应按照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由于发行债券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所以为筹集发生的费用,就应记入“财务费用”。如果是为了某项特定事项而发行的专项债券,则应记入工程成本或相关费用中。如企业为建造厂房,而发行的债券,记入“在建工程”科目;为生产产品的,记入“制造费用”等科目。

3. 实际利率法摊余成本的理解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的利息-本期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2012年底摊余成本=43818.40+43818.40*5%-40000*6%=43609.32
2012年投资收益=43818.4*5%=2190.92
2012年分录为: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2400(40000*6%)
贷:投资收益
2190.92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09.08

实际利率法摊余成本的理解

4. 会计CPA:实际利率法和摊余成本的一些疑问

并不是说买入的债券需要用实际利率法,而是说你买入的债券把它当作持有至到期投资时,我们是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的。如果你买入的债券准备随时变现短期赚差价的话,我们应该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来核算,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方式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
如果你买入的债券打算持有至到期,也已经纳入持有至到期核算的,就需要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如果按面值买入债券的,等于没有“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了,直接是下面的分录就行了。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
       贷:银行存款
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这里摊余成本=面值,实际利率=票面利率,所以投资收益=应收利息,两者之间无差额。所谓的调整主要是摊销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把这个科目的余额摊销到零。

5. 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的理解

摊余成本,通俗的讲就是摊销剩下的成本;实际利率是针对合同利率和名义利率来讲的,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