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

2024-05-19 06:18

1. 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

国际收支失衡是与 “国际收支平 (均)衡” 相对而言。国际收支失衡 (不平衡)是一国经常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这种国际收支失衡表现为顺差或逆差。
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过大的顺差或逆差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国家、时期不同而异,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受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存在着周期性,周期性的不同阶段对国际收支有不同的影响。
一般说来,繁荣时期,由于生产的高涨,进出口大幅度增加,经常项目可能出现顺差,外汇储备相应上升,而在萧条时期,随着生产下降,出口减少,导致国际收支恶化。
第二,受经济结构的影响。经济结构指一国国内各生产部门间客观上形成的一定比例关系。这种经济结构状态是由该国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所造成。

扩展资料:
主要原因
产生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一)结构性失衡
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往往取决于贸易收支状况。如果世界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本国输出商品的结构也能随之调整,改该国的贸易收支将不会受到影响;相反,如果该国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需求而调整商品的输入结构,将使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发生不平衡。
由这类因为一国国内生产结构及相应要素配置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换代,导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而引起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结构性不平衡。
(二)周期性失衡
西方国家经济受再生产周期规律的制约。在再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由于人均收入和社会需求的消长,会使一国的国际收支产生不平衡。
由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主要西方国家经济周期阶段的更替会影响其他国家经济,致使各国发生国际收支不平衡。
这类跟经济周期有关,一种因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使一国的总需求、进出口贸易和收入受到影响而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情况,称为周期性不平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收支失衡

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

2. 论述调节国际收支不均衡的政策有哪些?这些政策是如何运用

按对需求的不同影响,可分为:支出变更政策和支出转移政策。  从供给角度讲,有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分类与搭配核心精神在于:当国际收支失衡时,正确使用并搭配不同类型的调节政策,以最小的经济和社会代价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或均衡。125、试述资本与金额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的机制(自答发挥题)126、试评析西方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优缺点.  西方学者对国际收支的分析主要集中于一国国际收支的决定因素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政策。西方的国际收支理论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更替而不断发生变化。最早对国际收支系统进行分析的理论可追溯到1752年大卫休谟的"价格一铸币流动机制"。直到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各国的经济学家才对国际收支进行新的理论探索。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和A.勒纳进一步发挥了马歇尔的供求弹性局部均衡分析,系统地提出了国际收支"弹性论"。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克卢普和梅茨勒将凯恩斯的乘数原理应用到国际收支分析,提出了"对外贸易乘数论"。与此同时,亚历山大采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模式,提出了国际收支"吸收论"。随着货币学派的兴起,60年代出现了将货币主义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原理推衍到开放经济的"货币论"。这些理论都大大地丰富了国际收支的理论分析,为各国货币当局调整国际收支提供了重大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一、弹性分析法  弹性分析法是对理论界出现的货币贬值一定能改善国际收支(贸易收支)状况的一种进一步分析和理论的深入。它说明了在货币贬值后,只有满足马歇尔一勒纳条件,一国才能改善贸易收支,进而改善国际的支出。即使这样,在改善贸易收支时,也受"J"型曲线效应的影响,即不能立即改善贸易收支,不仅不能立即改善,而且还使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在过了这个"时滞"后才能快速地改善贸易收支。弹性分析理论纠正了货币贬值一定能改善贸易收支的片面看法,它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于变量的诸因素作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具有现实意义,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第一,它把国际收支仅局限于贸易收支,而未考察劳务进出口与资本流动。第二,弹性分析理论以小于"充分就业"为条件,因而作出了供给完全有弹性的假定。这种假定只适用于周期的危机和萧条阶段,而不适应于周期的复苏与高涨阶段。第三,弹性分析法采用了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分析法,它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实际上其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它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有时是不可忽视的。  二、乘数论。  乘数论又称收入分析法,它主要分析了在汇率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变动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它同样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将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它是凯恩斯"乘数理论"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运用和发展。该理论的基本含义是:一国的出口具有和国内投资相同的效应,可以增加国民收入总量;一国的进口具有和国内储蓄相同的效应,会减少国民收入总量。当一国商品、劳务出口时,从出口获得的收入会使出口产业部门收入增加,这些部门人员收入增加又会刺激他们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从而引起了从事国内消费品生产部门的收入和就业的扩大,并使进口增加,如此推算下去,国民收入增加量将为出口增加量的若干倍,此即外贸乘数理论。但外贸乘数理论只有在国内没有达到充分就业和出口有弹性的前提下才能对国际收支发生作用。  三、吸收论。  吸收论又称支出分析法。它主要阐述收入和支出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它是战后初期詹姆士米德和西德尼亚历山大在关于弹性论的论争中系统提出的。弹性论只强调贬值的相对价格效应,而忽视了贬值的收入效应。因此,他们主张舍弃弹性分析法,而采用收入水平和支出行为来分析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他具有:  第一,吸收论同弹性分析法的重大差别是,它不从相对价格关系出发,而是从总收入与总吸收的相对关系中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的,它是建立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法;而弹性论则建立在马歇尔等人建立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之上,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法。  第二,就一国货币贬值的效应来说,吸收论是从贬值对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的相对影响,而弹性论则从价格与需求的相对关系中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的。第三,吸收论强调政策搭配效应。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在采用本币贬值的同时,若国内存在闲置资源,应采用扩张型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增加收入(生产和出口);相反,若国内各项资源已达充分就业、经济处于膨胀时,应采用紧缩型财政货币政策来减少吸收,从而使内外部经济同时达到均衡。第四,吸收论的主要缺点是假定贬值是出口增加的唯一因素,并以贸易收支代替国际收支,忽视了资本流动和其他因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四、货币论  货币论又称货币分析法。它是随着现代货币主义的兴起,在70年代中后期流行的一种调节国际收支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和约翰逊。该理论认为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强调货币供求在调节国际收支中的作用。货币论者将国际资本流动作为考察对象,强调国际收支的综合差额,而非贸易差额,这是它的贡献之一。另外,弹性论、吸收论和乘数论都强调商品市场流量均衡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作用。而货币论则强调货币市场存量均衡的作用,唤醒人们在国际收支分析中对货币因素的重视。但它也有不足之处;第一,该理论假定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这仅适应于长期状况,而在短期内,货币需求经常很不稳定,也很难不受货币供给变动的影响。第二,该理论的把货币因素看成是决定性的,而把收入、支出、贸易条件和其他因素看成是次要的,它们只有通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发生作用。实际上,是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而不是相反。  第三,它强调"一价定律"的作用。但从短期看,由于垄断因素和商品供求粘性的存在,一价定律往往是不成立的,第四,该理论还假定货币供给变动不影响实物产量。其实不然,因货币供给变动后,人们不仅改变对国外商品和证券支出,而且也会改变对本国商品和证券的支出,由此影响到国内产量的变化。

3. 通常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政策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法律分析:1.财政政策。采取缩减或扩大财政开支和调整税率的方式,以调节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 
2.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来达到政策实施目标的。调整利率是指调整中央银行贴现率,进而影响市场利率,以抑制或刺激需求,影响本国的商品进出口,达到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
3.汇率政策。通过调整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4.外汇缓冲政策。一国运用所持有的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主要是黄金和外汇,作为外汇稳定或平准基金,来抵消市场超额外汇供给或需求,从而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加强外汇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通常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政策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4. 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宏观政策措施主要有( )。

【答案】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宏观政策。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机制有自动调节机制和人为调节机制(也称宏观政策调节机制)两种。其中,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有:(1)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3);12率政策。(4)资金融通政策。(5)直接管制政策。

5. 当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失衡时,主要运用哪些政策

当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失衡时,主要运用哪些政策进行调
节?
 
答:(1)外汇缓冲政策
(2)财政和货币政策(
3汇率政策(
4直接管制


-----------------------------------
如有疑问欢迎追问!
满意请点击右上方【选为满意回答】按钮

当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失衡时,主要运用哪些政策

6. 通常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政策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法律分析:
1.财政政策。采取缩减或扩大财政开支和调整税率的方式,以调节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 
2.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来达到政策实施目标的。调整利率是指调整中央银行贴现率,进而影响市场利率,以抑制或刺激需求,影响本国的商品进出口,达到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
3.汇率政策。通过调整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4.外汇缓冲政策。一国运用所持有的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主要是黄金和外汇,作为外汇稳定或平准基金,来抵消市场超额外汇供给或需求,从而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加强外汇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7. 通常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政策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1.财政政策。采取缩减或扩大财政开支和调整税率的方式,以调节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
2.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来达到政策实施目标的。调整利率是指调整中央银行贴现率,进而影响市场利率,以抑制或刺激需求,影响本国的商品进出口,达到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
3.汇率政策。通过调整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4.外汇缓冲政策。一国运用所持有的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主要是黄金和外汇,作为外汇稳定或平准基金,来抵消市场超额外汇供给或需求,从而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一条为了加强外汇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通常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政策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8. 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

国际收支失衡是与 “国际收支平 (均)衡” 相对而言。国际收支失衡 (不平衡)是一国经常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这种国际收支失衡表现为顺差或逆差。
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过大的顺差或逆差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国家、时期不同而异,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受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存在着周期性,周期性的不同阶段对国际收支有不同的影响。
一般说来,繁荣时期,由于生产的高涨,进出口大幅度增加,经常项目可能出现顺差,外汇储备相应上升,而在萧条时期,随着生产下降,出口减少,导致国际收支恶化。
第二,受经济结构的影响。经济结构指一国国内各生产部门间客观上形成的一定比例关系。这种经济结构状态是由该国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所造成。

扩展资料:
主要原因
产生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一)结构性失衡
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往往取决于贸易收支状况。如果世界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本国输出商品的结构也能随之调整,改该国的贸易收支将不会受到影响;相反,如果该国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需求而调整商品的输入结构,将使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发生不平衡。
由这类因为一国国内生产结构及相应要素配置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换代,导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而引起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结构性不平衡。
(二)周期性失衡
西方国家经济受再生产周期规律的制约。在再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由于人均收入和社会需求的消长,会使一国的国际收支产生不平衡。
由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主要西方国家经济周期阶段的更替会影响其他国家经济,致使各国发生国际收支不平衡。
这类跟经济周期有关,一种因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使一国的总需求、进出口贸易和收入受到影响而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情况,称为周期性不平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收支失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