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2024-05-11 16:30

1. 利率市场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央行行长易刚在博鳌论坛上表示,中国正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已经放弃了存贷款的利率限制,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存款的利率和贷款的利率。
  
  
 
                                          
 那么这个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存款利率:我国大约有4000多家银行机构,根据国家发布的数据显示,居民存款率是不断下滑的,也就是说大家用来存款的钱占比越来越少;同时现在的理财途径又比较多,比如支付宝等等都是收益要高于银行存款的,把钱存进银行的欲望又是减少的。整体对银行来说,市场就是僧多肉少,大家为了吸收存款,就会出现争抢客户,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提高存款利率,那么对我们来讲,利率市场化是有益于我们的。
  
 贷款利率:银行的主要业务就是吸收存款,放出贷款,赚利差。我们都知道,各家银行为了营收业绩,会争抢客户,提高存款利率,对我们来讲是利好,对银行来讲,是提高融资成本。那么对银行来讲,提高了融资成本,我提高贷款利率不也能保障收益不变吗?那问题是,你提高了贷款利率,还会有人来找你贷款吗?可能甚至为了业绩还得降低贷款利率。
  
 总结一下,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导致存款利率的提高和贷款短期的提高和长期的降低,会增加银行的融资成本,降低银行的营收。
  
 所以,可以看一下,今天的股市大盘,银行类股价应声下滑,与银行高度的相关、依赖银行的地产也是奔流直下,周期类股票一起向下走,我想这就是今日上证指数下滑巨大的原因。弄清楚原因就好,涨跌只是对未来的预期,只要业绩好,相信还会有不错的业绩。

利率市场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2. 利率市场化有什么好处和缺点?


3.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有什么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有什么影响

4.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有什么影响?

对银行的有利影响如下:
1、让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
金融机构采取了差异化的利率策略,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融资变得多元化,促使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2、增加金融机构获利能力
贷款利率市场化以后,一些金融机构可能会上浮贷款利率,那么,就能够获得更多贷款利息收入,为银行增加更多获利能力。同时,银行在给中小企业贷款的时候,可能会更加严格贷款条件,对于发展前景更好的中小企业优先贷款,这样也可以进一步减少不良贷款。同时,还可以增加金融机构之间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促进金融服务创新。
3、提高信贷质量
贷款利率市场化之后,金融机构会给优质客户创造更多收益,而使那些质量不高的客户收益下降,风险较大且信誉度低的客户将退出信贷市场。
4、更有效地吸引闲置资金。
利率市场化或再择机有序放开存款利率,存款利率市场化以后,可以更加有效地吸纳闲散资金,把社会上闲置的资金很好地利用起来,如果利率上涨,可以更加吸引大客户闲置资金,利率市场化以后,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来决定利率,那么适当地提高存款利率,就可以在短时期内吸引到更多数量的闲置资金,以备今后发展。更好地把闲置资金利用起来,利率市场化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更好地创造价值,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5、有利于信誉好的客户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也更加严格审核贷款人的信用状况,信用好的贷款者将更多受到青睐,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存款利率一般会提高,贷款利率则会下降,老百姓将会得到更多的实惠,同时,促进信用体系向前迈进一步。
6、将推进存款保险制度
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之间竞争会增强,一些银行可能面临新的风险,为了维护整个市场稳定,或将推进存款保险制度。
7、促进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提高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不再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设立上限,有利于农村信用社自主定价,有利于统一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政策,营造更加公平竞争环境,有利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创新与提高。
8、加速银行升级
利率市场化,资产定价将更加透明,商业银行利息差有利于竞争,经营模式转型压力增加,加速传统银行业务向投资银行、财富管理转变,促进银行进一步升级。
对银行的不利影响如下:
1、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增加
利率市场化以后,并不意味着所有金融贷款利率都会升高,中小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压力可能会有所增加。
2、利率波动的风险
利率市场化之后,利率对经济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增加,无论是国际金融市场利率上升或下降,各种市场经济变化,甚或是银行客户变更还贷或取款时间等,都可能会对利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扩展资料:
利率市场化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1)使贷款利率更好地覆盖风险溢价。风险溢价直接关系到解决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部分小企业经营状况不稳,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对小企业的贷款风险相对较大。贷款定价限制的逐步放开使贷款利率能够反映贷款风险状况,更好地覆盖风险溢价,从而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多地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2)在金融生态逐步改善的过程中,使金融机构有能力利用利息收入弥补贷款损失。金融生态即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和银企关系等诸多方面。金融生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贷款风险的大小和新增不良贷款的比例。
(3)能够培养中国金融机构的产品定价能力。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特别是2006 年过渡期结束后,金融业的竞争将大大加剧。特别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人民币业务的全面开放将使其面临若干挑战,其中商业银行是否具有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是主要挑战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率市场化

5. 金融市场对公司理财有何影响

金融市场对公司理财的影响:
 
第一、金融市场为 企业融资和投资提供了场所。
 
第二、金融市场使企业的长短期资金相互转换。
 
第三、金融市 现提供的信息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 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 金融体系。”
 
金融市场作为资金融通的场所,是企业向社会融通资金必不可少的条件。企业 理财人员必须熟悉金融市场的类型和管理规则,有效地利用金融市场来组织资金的供应和使 用,同时还要遵守国家金融主管机关对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发挥金融市场的积极作 用。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企业的一些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法律规范内进行的。法律即约束 企业的经济行为,也为企业从事各种合法经济活动提供保护。

金融市场对公司理财有何影响

6. 利率市场化有哪些好处?

利率市场化:
  就是把利率的高低决定权交给市场说了算,利率由市场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来决定,中央将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行政管制,而由银行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自行调整利率。
  利率市场化是一件对投资者有利的事情,会影响以下理财金融生活:
  银行存款利率上升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存款利率将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商业银行为了吸收更多的存款,会以更高的利率作为招牌来吸引储户。
        银行靠提高存款利息吸储可能不会长久,这种现象在利率市场化初期表现明显,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的竞争会趋于理性,在市场资本充足的情况下,市场利率会趋于平衡,银行自然就不会仅以高利息来吸引储户。
  银行理财产品多元化
  目前市场上银行理财产品多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风险相对较低。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理财产品可能会在两个方面改变,一方面产品形式向基金化发展,比如对银行理财产品做到成本可算,净值可估,投资更加透明化;另一方面产品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会有更多银行理财产品挂钩贵金属,汇率,黄金等,银行理财产品结构的改变可能在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会带来更高的风险,因此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不要只看收益,更要看清理财产品的风险。
  股价或下跌
  如果利率市场化能够让理财产品的收益保持一定的高位,那么投资者更愿意买低风险的货币基金或者银行理财产品,而不是去买股票,尤其在A股市场处于低迷时期,股民也更愿意把资金放在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上,而不愿意在股市上冒险,因此会导致股市下跌。
    影响股市的因素还有很多,在利率市场化后,股市也有可能在利好因素的作用下,股市反弹;另外当利率市场化到成熟时期,会给股市带来好的影响,因为此时市场资金配置将趋于平衡,市场利率降低,会致理财产品收益降低,投资者自然会把资金转向股票市场。
  个人房贷利率议价空间或更大
  利率市场化后,银行贷款利率下限取消,但是要围绕央行基准利率上下浮动(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如果银行下调贷款利率20%,银行将不赚钱了)。
  银行通过高息得到的存款,自然不会捂着不放贷,而是找到优质客户或者好的投资项目来放贷。虽然现在各个商业银行对个人房贷已经基本取消了利率优惠,但是银行集体表态房贷政策不变,只是有些银行降低了房贷的总额度。
  银行对优质客户往往不但会缩短放款期限,也会给与一定的利率优惠,因此贷款人要成为银行的优质客户,注意自己的日常消费习惯,不要影响自己的信用记录(比如短期贷款不还,信用卡逾期未还等行为)
  分析仅代表个人对利率市场化的观点,可作为投资参考而非依据,投资需谨慎。

7. 利率市场化有什么好处和缺点?

对利率市场化概念理解的主流观点停留在供求关系的认识上,或者认为利率市场化指的是货币管理当局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地决定利率。这两种说法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这些理论都是在供求分析的框架内进行的,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第一,供求分析的前提是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两分法,而这种两分法在分析资本市场的利率决定时是不适合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身份是不确定的,存在着太多的投机意图。
第二,资本市场上的产品(比如资金、金融资产、金融创新产品等),它们之间具有三位一体性和可逆转性,这与一般产品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利用分析一般产品的供求分析框架对利率决定问题进行分析,有很多弊端。
正是居于以上的考虑,笔者提出一种新的利率决定理论——利率的动态议价过程模型(罗巧根、马文彬,2003)来描述利率的市场化过程。
我们用四个模型来描述我们的利率市场化过程:
1.首先的模型是一个静态的,信息完全的纳什谈判模型。谈判双方在信息完全且对称的情况下,按利益最大化原则,一次性地开出自己的价格并达到统一。
这个模型基本涵盖了主流利率决定理论的主要思想。所不同的是,主流利率决定理论分析到这里就不能再进行下去了,而我们则可以对模型做进一步的修正。
2.第二个改进的模型加入了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比如,我们假设资本提供者只知道贷款给资本使用者将获得的潜在收益服从一个概率分布,而资本使用者知道其确切值。但这样处理也同样存在着问题,即用概率分布来描述信息不完全是否妥当?又比如我们假设资本使用者是企业,企业获得贷款后进行投资生产,而我们又假设资本使用者知道确切的投资利润,这也是无法想像的。企业理论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企业家的最大作用就是克服投资利润的不确定性,如果利润是确定的,那就不是企业家行为,而是政府行为或寻租行为。这个模型更为符合现实经济的情况,也为政府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监管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这点下文将做详细的分析。
3.第三个模型引入了时间的因素,加入了动态的分析,以此来克服前模型的不足,这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讨价还价模型。核心意思是认为谈判的双方具有完全的理性,意识到下一轮将达成协议而在该轮谈判中只索取下一轮判断结果的贴现值。这个模型用谈判的耐心程度等来刻划供求关系对利率的影响,但该模型的一个缺点是谈判结果与谈判的期限有关,我们通过无期限谈判的讨价还价模型克服了这一点。但我们无法克服另外一点:即谁先开价的问题。所以我们引入下一个模型专门探讨这个问题。
4.第四个模型是一个软硬策略模型。它假设双方以某一概率选择对谁先开价采取软弱的态度还是强硬的态度。这个模型告诉我们,只有一方采取软策略,而另一方采取硬策略才是纳什均衡,当然其他的结果也有可能出现,但不是纳什均衡。
通过这四个博弈模型组成的理论模型,我们就可以探讨利率的市场化问题了。经过数学处理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有一个微妙的矛盾,从而得出下面的启示:
当市场主体可作的概率q=1时,则P=(1-q)N=0,因此,所有人都采取合作策略,所以在时段t,所有人都会做成生意,因此没有人可以在转向他人时找得到合作伙伴。下一时段没有合作伙伴,则每人的决策又变成另一时段决策,其最优q又不会为1。这一矛盾意味着,虽然在一个市场中人很多时,最优q可以非常接近1,但决不会完全等于1,这种微小的选择非合作策略的概率正是市场上有可能找得到下一个合作伙伴的条件,因而是市场能用潜在合作机会使人们选择合作策略的概率趋于1的条件。这也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悖论产生的根源。
本文把供求关系的定价称为非人格化的定价方式,而博弈论的定价称为人格化的定价方式。可以看出,人格化的定价方式存在着机会主义行为(如非典时期口罩价格暴涨等),而非人格市价可以节约成本(如讨价还价成本)。所以我们分析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重要的政策含义就是如何降低在形成非人格市场价的交易成本,比如制定一个恰当的基准利率作为博弈双方的参考价。
利率市场化新概念最少在两个方面优于主流的观点:一是在理论上很容易引入政府对利率的管理政策。主流的观点认为利率是由某种供求关系决定的,那么政府的干预就很难再引入分析,因为此时的政府干预只能破坏资源的最优配置(但现实经济中存在大量的、必不可少的政府干预);而新概念则更方便分析政府的利率管理政策,比如,在一个利率被决定时政府如何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使此利率更公平、更理性等。二是利率市场化新概念使我们的分析眼光不仅仅局限于利率是否过高或过低,同时也关注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金融组织的演进以及由此带来的对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研究。
二、我国利率政策的现实选择——兼论无货币供应量变动的货币政策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可以简单地看作有两个手段:一是货币供应量,一是利率。根据我们提出的利率市场化新概念,国家货币政策的实施至少有两个理由:一是规范市场主体决定利率的行为;二是关注一个利率并使其起到示范作用或道义的劝导作用。第一个理由更多地是通过货币供应量渠道,而第二个理由更多地是通过利率渠道。
国内有学者发表文章《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我国利率市场化道路的另类选择》(见参考文献[3]、[4]),其主要观点是:由于电子货币的发展,同时也由于我国公开市场的不发达,所以我国应该采用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作者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绕过一些很难达到的改革目标如改变商业银行对央行资金的依赖,促使其用足用好自己的资金等,从而取得利率市场化的成功。
利用我们前文关于利率市场化的分析框架,我觉得“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我国利率市场化道路的另类选择”的观点值得商榷。
我们先来分析该观点的理论机理。首先,该文章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景象:央行只需规定商行对它的存贷款利率,那么同业拆借利率就会在此差额的二分之一处达到均衡。也就是说,在放开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条件下,央行可以通过锁定商业银行对它的存货款利率,间接调控同业拆借利率,从而达到间接调控社会利率的目的。该机理是有一定道理的,它把市场经济的核心——供求调节价格机制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乍一看“同业拆借利率在央行存贷款利率差额的二分之一处达到均衡”不好理解,我们可以在一个简单的博弈分析框架下给出一个直观的理解:假设央行的存贷款利率分别为6、8,有甲、乙两家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根据同业拆借利率作出拆借与不拆借的策略。如果同业拆借利率高于 7,比如为7.5,那么对于甲、乙两行的最优选择都是拆借,即策略组合为(拆借、拆借)。但我们注意到,在甲行作出拆借策略的条件下,乙行也作出拆借的策略,从整个市场来看,明显供过于求,导致利率下降;反之,如果同业拆借利率低于7,供不应求则利率上升。所以,同业拆借利率在央行存贷款利率差额的二分之一处达到均衡。
为了更形象描述这种机理,也为了简化问题使之更直观,我们把央行接受商业银行的存款看作是旧品回收,那么整个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机制就可以这样描述:一个旧品回收中心既收购旧品(价格为6),也出售旧品(价格为8),那么可以预见,旧品私下交易(同业拆借)的均衡价格为7,而且在这个均衡价格下,旧品回收中心也没有生意可做(即无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当然,中央银行并不是旧品回收中心,旧品回收中心没生意可做、没利润就得关门,而央行则不是盈利机构,它更关注的是货币政策。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机制的一个两难矛盾在于:一方面央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要处理繁多的存贷业务,另一方面又要选择和执行正确的货币政策。尽管央行不会在意存贷业务的多少及由此带来利润的高低,但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机制却又是以存在众多的存贷业务为条件来达到遏制商业银行对央行贷款依赖的目的,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如果我国真要选择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机制,至少有以下两个问题值得商榷:
2.同业拆借利率均衡于央行存贷款利率中间的微观形成机理尚待澄清。同业拆借利率均衡于央行存贷款利率中间,其中重要的一种力量是需要商业银行认识到同业拆借利率位于央行存贷款利率中间水平以上或以下对自己的影响,即:如果在同业市场的参加者都知道央行存贷款利率差额的条件下,拆借利率上升,超过此差额的两分之一,这就使得拆出资金的盈利大于拆入资金,所有的银行都愿意拆出,而不愿意拆入,同业市场的资金供给将大于资金需求,拆借利率相应下降。反过来,如果拆借利率低于此差额的两分之一,拆入资金的收益就要大于拆出资金,所有的银行都愿意拆人,而不愿拆出,同业市场的资金需求将大于资金的需求,拆借利率相应上升。那么,形成这种机制的条件有哪些呢?我国在这些方面与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有哪些优势可言呢?作者在后一篇文章里也语焉不详。
该学者在文中谈到:“我们目前的改革努力要实现的目标包括,改变央行对利率的直接调控,促使其通过国债的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改变商业银行对央行资金的依赖,促使其用足用好自己的资金;取消对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促使商业银行尽可能降低超额准备,等等。所有这些改革都非常困难,但是,如果我国选择加拿大等国的模式。我们就无须着急地推进这些方面的改革,至少无需将其推进到目前设想的地步。”这段话核心的意思是按照作者的思路来安排利率市场化,将可以绕开这些,直接取得利率市场化的成功。而恰恰在这里作者忽视的一点是:我们为什么要谈利率市场化,正是因为实施利率市场化可以取得这些目标。或者换句话说,我们是想取得那些目标,才去实施利率市场化;如果我们绕开那些目标去实施一种所谓的利率市场化,那么利率市场化意义何在呢?
其实我们的分析框架已经表明,利率市场化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利率的决定权交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实施利率市场化中让金融乃至经济组织向更高的阶段演进,甚至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金融监管机制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通俗地讲,资本及利率就像留在人体内的血液,人体的某个组织有病,血液就流通不畅,而我们实行利率市场化,就是想让血液流得通畅起来,从而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利率市场化有什么好处和缺点?

8. 利率市场化有什么好处和缺点?

请输入你的答案...一、利率市场化新概念及理论模型 
  
  对利率市场化概念理解的主流观点停留在供求关系的认识上,或者认为利率市场化指的是货币管理当局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地决定利率。这两种说法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这些理论都是在供求分析的框架内进行的,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第一,供求分析的前提是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两分法,而这种两分法在分析资本市场的利率决定时是不适合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身份是不确定的,存在着太多的投机意图。 
  
  第二,资本市场上的产品(比如资金、金融资产、金融创新产品等),它们之间具有三位一体性和可逆转性,这与一般产品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利用分析一般产品的供求分析框架对利率决定问题进行分析,有很多弊端。 
  
  第三,如果承认利率是由某种供求关系决定,这等价于说利率是由供求两种博弈力量决定,那用非合作博弈定价理论来分析该问题,不是能使这种分析更为深入吗? 
  
  正是居于以上的考虑,笔者提出一种新的利率决定理论——利率的动态议价过程模型(罗巧根、马文彬,2003)来描述利率的市场化过程。 
  
  我们的基本观点是:利率市场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利率如何形成及该利率如何被整个市场接受并成为公认市场价格的过程。 
  
  我们用四个模型来描述我们的利率市场化过程: 
  
  1.首先的模型是一个静态的,信息完全的纳什谈判模型。谈判双方在信息完全且对称的情况下,按利益最大化原则,一次性地开出自己的价格并达到统一。 
  
  这个模型基本涵盖了主流利率决定理论的主要思想。所不同的是,主流利率决定理论分析到这里就不能再进行下去了,而我们则可以对模型做进一步的修正。 
  
  2.第二个改进的模型加入了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比如,我们假设资本提供者只知道贷款给资本使用者将获得的潜在收益服从一个概率分布,而资本使用者知道其确切值。但这样处理也同样存在着问题,即用概率分布来描述信息不完全是否妥当?又比如我们假设资本使用者是企业,企业获得贷款后进行投资生产,而我们又假设资本使用者知道确切的投资利润,这也是无法想像的。企业理论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企业家的最大作用就是克服投资利润的不确定性,如果利润是确定的,那就不是企业家行为,而是政府行为或寻租行为。这个模型更为符合现实经济的情况,也为政府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监管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这点下文将做详细的分析。 
  
  3.第三个模型引入了时间的因素,加入了动态的分析,以此来克服前模型的不足,这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讨价还价模型。核心意思是认为谈判的双方具有完全的理性,意识到下一轮将达成协议而在该轮谈判中只索取下一轮判断结果的贴现值。这个模型用谈判的耐心程度等来刻划供求关系对利率的影响,但该模型的一个缺点是谈判结果与谈判的期限有关,我们通过无期限谈判的讨价还价模型克服了这一点。但我们无法克服另外一点:即谁先开价的问题。所以我们引入下一个模型专门探讨这个问题。 
  
  4.第四个模型是一个软硬策略模型。它假设双方以某一概率选择对谁先开价采取软弱的态度还是强硬的态度。这个模型告诉我们,只有一方采取软策略,而另一方采取硬策略才是纳什均衡,当然其他的结果也有可能出现,但不是纳什均衡。 
  
  通过这四个博弈模型组成的理论模型,我们就可以探讨利率的市场化问题了。经过数学处理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有一个微妙的矛盾,从而得出下面的启示: 
  
  当市场主体可作的概率q=1时,则P=(1-q)N=0,因此,所有人都采取合作策略,所以在时段t,所有人都会做成生意,因此没有人可以在转向他人时找得到合作伙伴。下一时段没有合作伙伴,则每人的决策又变成另一时段决策,其最优q又不会为1。这一矛盾意味着,虽然在一个市场中人很多时,最优q可以非常接近1,但决不会完全等于1,这种微小的选择非合作策略的概率正是市场上有可能找得到下一个合作伙伴的条件,因而是市场能用潜在合作机会使人们选择合作策略的概率趋于1的条件。这也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悖论产生的根源。 
  
  本文把供求关系的定价称为非人格化的定价方式,而博弈论的定价称为人格化的定价方式。可以看出,人格化的定价方式存在着机会主义行为(如非典时期口罩价格暴涨等),而非人格市价可以节约成本(如讨价还价成本)。所以我们分析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重要的政策含义就是如何降低在形成非人格市场价的交易成本,比如制定一个恰当的基准利率作为博弈双方的参考价。 
  
  利率市场化新概念最少在两个方面优于主流的观点:一是在理论上很容易引入政府对利率的管理政策。主流的观点认为利率是由某种供求关系决定的,那么政府的干预就很难再引入分析,因为此时的政府干预只能破坏资源的最优配置(但现实经济中存在大量的、必不可少的政府干预);而新概念则更方便分析政府的利率管理政策,比如,在一个利率被决定时政府如何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使此利率更公平、更理性等。二是利率市场化新概念使我们的分析眼光不仅仅局限于利率是否过高或过低,同时也关注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金融组织的演进以及由此带来的对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研究。 
  
  二、我国利率政策的现实选择——兼论无货币供应量变动的货币政策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可以简单地看作有两个手段:一是货币供应量,一是利率。根据我们提出的利率市场化新概念,国家货币政策的实施至少有两个理由:一是规范市场主体决定利率的行为;二是关注一个利率并使其起到示范作用或道义的劝导作用。第一个理由更多地是通过货币供应量渠道,而第二个理由更多地是通过利率渠道。 
  
  国内有学者发表文章《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我国利率市场化道路的另类选择》(见参考文献[3]、[4]),其主要观点是:由于电子货币的发展,同时也由于我国公开市场的不发达,所以我国应该采用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作者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绕过一些很难达到的改革目标如改变商业银行对央行资金的依赖,促使其用足用好自己的资金等,从而取得利率市场化的成功。 
  
  利用我们前文关于利率市场化的分析框架,我觉得“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我国利率市场化道路的另类选择”的观点值得商榷。 
  
  我们先来分析该观点的理论机理。首先,该文章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景象:央行只需规定商行对它的存贷款利率,那么同业拆借利率就会在此差额的二分之一处达到均衡。也就是说,在放开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条件下,央行可以通过锁定商业银行对它的存货款利率,间接调控同业拆借利率,从而达到间接调控社会利率的目的。该机理是有一定道理的,它把市场经济的核心——供求调节价格机制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乍一看“同业拆借利率在央行存贷款利率差额的二分之一处达到均衡”不好理解,我们可以在一个简单的博弈分析框架下给出一个直观的理解:假设央行的存贷款利率分别为6、8,有甲、乙两家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根据同业拆借利率作出拆借与不拆借的策略。如果同业拆借利率高于 7,比如为7.5,那么对于甲、乙两行的最优选择都是拆借,即策略组合为(拆借、拆借)。但我们注意到,在甲行作出拆借策略的条件下,乙行也作出拆借的策略,从整个市场来看,明显供过于求,导致利率下降;反之,如果同业拆借利率低于7,供不应求则利率上升。所以,同业拆借利率在央行存贷款利率差额的二分之一处达到均衡。 
  
  为了更形象描述这种机理,也为了简化问题使之更直观,我们把央行接受商业银行的存款看作是旧品回收,那么整个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机制就可以这样描述:一个旧品回收中心既收购旧品(价格为6),也出售旧品(价格为8),那么可以预见,旧品私下交易(同业拆借)的均衡价格为7,而且在这个均衡价格下,旧品回收中心也没有生意可做(即无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当然,中央银行并不是旧品回收中心,旧品回收中心没生意可做、没利润就得关门,而央行则不是盈利机构,它更关注的是货币政策。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机制的一个两难矛盾在于:一方面央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要处理繁多的存贷业务,另一方面又要选择和执行正确的货币政策。尽管央行不会在意存贷业务的多少及由此带来利润的高低,但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机制却又是以存在众多的存贷业务为条件来达到遏制商业银行对央行贷款依赖的目的,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如果我国真要选择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机制,至少有以下两个问题值得商榷: 
  
  1.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的”银行职能的关系。我国银监会与人行分开,其主要目的就是把对银行的监管职能从货币政策职能分离出去,这样让央行专注于其货币政策,有利于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决策科学性。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机制是否与此不一致? 
  
  2.同业拆借利率均衡于央行存贷款利率中间的微观形成机理尚待澄清。同业拆借利率均衡于央行存贷款利率中间,其中重要的一种力量是需要商业银行认识到同业拆借利率位于央行存贷款利率中间水平以上或以下对自己的影响,即:如果在同业市场的参加者都知道央行存贷款利率差额的条件下,拆借利率上升,超过此差额的两分之一,这就使得拆出资金的盈利大于拆入资金,所有的银行都愿意拆出,而不愿意拆入,同业市场的资金供给将大于资金需求,拆借利率相应下降。反过来,如果拆借利率低于此差额的两分之一,拆入资金的收益就要大于拆出资金,所有的银行都愿意拆人,而不愿拆出,同业市场的资金需求将大于资金的需求,拆借利率相应上升。那么,形成这种机制的条件有哪些呢?我国在这些方面与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有哪些优势可言呢?作者在后一篇文章里也语焉不详。 
  
  该学者在文中谈到:“我们目前的改革努力要实现的目标包括,改变央行对利率的直接调控,促使其通过国债的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改变商业银行对央行资金的依赖,促使其用足用好自己的资金;取消对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促使商业银行尽可能降低超额准备,等等。所有这些改革都非常困难,但是,如果我国选择加拿大等国的模式。我们就无须着急地推进这些方面的改革,至少无需将其推进到目前设想的地步。”这段话核心的意思是按照作者的思路来安排利率市场化,将可以绕开这些,直接取得利率市场化的成功。而恰恰在这里作者忽视的一点是:我们为什么要谈利率市场化,正是因为实施利率市场化可以取得这些目标。或者换句话说,我们是想取得那些目标,才去实施利率市场化;如果我们绕开那些目标去实施一种所谓的利率市场化,那么利率市场化意义何在呢? 
  
  其实我们的分析框架已经表明,利率市场化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利率的决定权交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实施利率市场化中让金融乃至经济组织向更高的阶段演进,甚至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金融监管机制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通俗地讲,资本及利率就像留在人体内的血液,人体的某个组织有病,血液就流通不畅,而我们实行利率市场化,就是想让血液流得通畅起来,从而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如果我们绕开这些要救的东西而实施利率市场化,那么这样的利率市场化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利率政策乃至货币政策的选择及传导机制,必须充分考虑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主体的组织结构的演进,利率市场化道路不能等到什么条件都成熟了才进行。因为很可能,利率市场化正是形成这些条件的条件。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